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南京传》

淮河晨刊 2020-05-12 08:48 大字

上期提要:朱棣在南京称帝后,与老父亲的策略一样,心里仍然一直惦记着北方,他的防守仍然还是以攻为守。曾五次亲赴漠北,比他父亲在时胆子更大,走得更远。

洪武初年,明军初定中原,他便迫不及待地赶往河南,史书上说明太祖“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

尝云君天下,非都中原不可。今中原既平,必躬亲至彼,仰观俯察,择地以居之。遂于当年夏四月,率禁兵数万往视之。溯流河上,足月,抵汴梁。

明太祖抵达汴梁,立刻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当时的朱元璋心目中,就为选择定都南京,还是定都开封纠结,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只能以“立国规模固重,而兴王之根本不轻”为由,选择了南京。同时也留了一个尾巴,仿造中国传统两京之制,诏告天下,“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朕于春秋往来巡守。播告尔民,使知朕意”。意思是说虽然定都金陵了,南京并不是唯一的首都,而“大梁”就是开封,金陵称之为“南京”,也是到此才开始的一个新地名。

在建都的问题上,朱元璋一方面犹豫不决,另一方面,多少也表现得有点土豪气,定了就定了,他看中哪,就是哪。事实上,他不仅看中过开封,还看中过自己的家乡凤阳,也曾下诏“以临濠为中都”,南京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临濠在哪,而且也不知道除了南京之外,居然还有一个中都存在,《明太祖实录》有记录洪武二年的一段文字:

九月癸卯,诏以临濠为中都。初,上召诸老臣问以建都之地。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旧京;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上曰:“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汉、魏、唐、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未苏息。朕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作,亦未易也。今建业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

朱元璋解释了一番应该在南京建都的理由,因此就大兴土木,建造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南京城,同时,他又念念不忘地想着迁都,内心深处总觉得不踏实,觉得不安稳,毕竟六朝和南唐的短命,是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好在虽然也劳民伤财,南京城垣的建设,还是卓有成效,而北京大梁和中都临濠,基本上就是随心所欲,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大把的银子都白扔了。

事实上,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朱元璋更中意的地方是关中。他曾派太子专程去长安考察,可惜太子年纪轻轻地就走了,明太祖在《祭光禄寺灶神文》中,以一种痛苦的语调,表明自己安排皇太子朱标前往陕西的真实目的: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惟宫城前仰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在迁都这个问题上,朱元璋的最终选择,同样也只能是不了了之。南京老百姓自然不会明白这些道理,眼看着修城墙,眼看着盖高楼,眼看着一派繁华景象,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四海同心,八方来朝,做梦也不会想到,与南京人民同乐的老皇帝,心中还时刻存着要走人的念头。

事实上,真没人能想透皇上他老人家心目中,究竟在盘算什么。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明孝陵开始动工,直到明永乐三年才建成,先后调用军工十万人,历时长达二十五年。它继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这种样式,成了后来帝王陵寝的模板。让人感到最难以置信,陵墓已修了,朱元璋已经准备老死在南京,他心里竟然还是没有忘了要迁都。

明成祖在是否要迁都这件事情上,肯定也一度是非常纠结。跟老皇帝不太一样,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想在哪定都,就可以在哪定都,他老人家具有说了就算的资格。不管怎么说,朱棣的帝位毕竟是从侄子那里夺来的,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人言很可畏,他要想坐稳皇帝的位置,在是否迁都的问题上,必须要三思而行,否则就更有篡位之嫌。好在永乐大帝登基的当年,就有人开始拍马屁,为朱棣此后的迁都北平先做铺垫,说历史上的龙兴之地,皇上一旦“人承大统”,便应该提高“肇迹之地”的地位。朱棣本是燕王,坐镇北平,现在已经是皇上,因此北平的地位必须升级,应该更名为北京。

这样的例子早在北宋时就有过,当时的皇子赵祯在南京为昇王,兼江宁知府和建康军节度使。后来赵祯当了皇帝,昇州也就是南京的地位,便随之水涨船高上升,为了显示其特殊性,以昇州为“大国”,从此不再封与他人。在中国古代,“京”这个字不能随便乱用,很快,北平府也改名为“顺天府”,升为正三品,与作为京城的南京“应天府”齐名,针锋相对,其他各地知府都只是正四品。

南京人并不知道,明成祖一直有条不紊,不动声色地实施着自己的迁都计划,永乐初期,他将“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以及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一万

户”,强行迁徙,都弄到北京去。同时还下令:

凡人命,十恶死罪,强盗伤人者依律处决。其余死罪及流罪,令挈家赴北平种田。流罪三年,死罪五年,后录为良民。

这一招明太祖在南京也玩过,想当初,朱元璋不仅把看不顺眼的人统统赶出南京,发配到边疆,把江南的富人,都强行招集到应天府来居住,而且把全国的有钱人,各地的能工巧匠,都搜刮到了南京城里。朱棣在南京做了十八年皇帝,这期间,南京的首善之都地位仍然不可动摇,然而北京的地位迅速崛起,也开始变得无法阻挡。

迁都是要花银子的,要花大笔大笔的钱。盛唐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了南宋和北宋,江南已经成为国家金库和粮库。“建都北平,去长江綦远,百司庶府,卫士编氓,一仰漕于东南之粟。”没有富庶的江南作支持,北京要想作为一国之首都,根本就玩不起来,因此在迁都之前,疏通京杭大运河,便成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大家都只知道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其实真正通往北京的运河,最初还是人家蒙古人开通。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定都北京,南方要往北方送钱送粮,最好的办法就是开通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使南北大体取直,不必再在涿郡绕一个大弯。元朝因为强悍,可以走海运,对运河的航行,也不是特别走心,水量总是控制不好,到元朝后期,河道基本上淤塞,已经不能再通航。永乐大帝真要想迁都,就必须先大修运河,浚而通之,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那时候,仅会通河道的四百五十余里,“其淤塞者三之一”。朱棣坐镇南京,显得非常有耐心,“发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三十万”,淤塞的大运河很快被疏通了。明朝永乐年间,朝廷拥有了庞大的郑和舰队,但是对付海盗,对付海上倭寇,常常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下期看点: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三年以后,北征回师途中,在榆木川,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乌珠穆沁,一病不起,驾崩了。因为远在塞外,从榆木川到北京,路途相当遥远,怕有人趁机作乱,怕引起天下混乱,只能秘不发丧。

新闻推荐

杭州停用丰巢小区向丰巢发函:三日内解决快递柜违法收费问题

5月12日零时,杭州东新园小区业委会向浙江丰巢科技有限公司公开电子邮箱发送《关于要求丰巢科技在收函后3日内解决违法收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