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超标超前培训,开出“负面清单”后的行动更重要
小学低年级不能学习汉字生僻字、繁难字,也不能进行英语书写训练,整个小学阶段都禁止讲授国际音标——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提供了依据。(见5月10日《北京青年报》)
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现象十分普遍。新闻中的负面清单为违规培训划出了硬杠杠。
不过,有了负面清单并非一劳永逸。此前虽然没有这样清晰的红线,却也有边界。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但有媒体调查发现,很多培训机构依然在进行违规培训。
从某种意义上讲,遏制超标超前培训,不缺规矩而是缺执行。一直以来,超标培训几近成为公开的秘密,却很少听说有哪所培训机构因此受到处罚。与负面清单相比,我们更需要的是加重处罚。加强巡查监测,畅通举报渠道,严肃查处并及时向社会通报,有助于以儆效尤,形成震慑。
校外培训机构在现实中异化为应试教育的“急先锋”,一方面因为家长们的“起跑线焦虑”,希望通过超标超前培训让孩子领先身位;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均衡也在推波助澜。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希望在择校考试中脱颖而出。
遏制超标超前培训,不能是教育部门“剃头挑子一头热”,关键还要赢得家长们的理解认同,形成合力。首先要让家长认识到违背教育规律的超标培训,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反而容易使其产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造成后劲不足。其次,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当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抢跑就失去了意义,超标超前培训也就失去了生存土壤。
新闻推荐
进入五月,春天渐远?也未必。白居易的千古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忽然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