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的证人宣誓制度来了 证人当庭“宣誓”保证证词属实
庭审现场。施蕾 摄
“我作为本案证人,保证向法庭据实陈述证言。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罚款、拘留乃至刑事处罚。”5月6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证人在签署保证书后,当庭“宣誓”保证证词属实。
证人证言作为民事诉讼八种证据类型之一,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地位。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新修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新证据规定)已经正式施行,其中首次规定了当事人、证人当庭宣读具结书制度。
5月6日上午,新证据规定施行以来,证人当庭宣读保证书的首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这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上海市某高校将两间商铺租赁给高先生,高先生再分别将商铺转租给第三方经营便利店、小吃店等。
双方合作多年后,2018年校方要求收回房屋,而此时高先生与第三方所签订的租赁合同尚未到期,其因提前终止合同而向第三方支付了赔偿金。
高先生认为,校方此举属违约,应当给予赔偿。一审法院判决,学校应当赔偿高先生33万余元。校方不服,上诉至上海二中院。
庭审现场。施蕾 摄
尽管被上诉人高先生一方已经委托了律师参与庭审,但高先生作为本案租赁合同签订、履行及解除的亲历者,且其在一审中提供的证据存有矛盾之处,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上海二中院要求高先生到庭陈述案情细节。此次新证据规定第65条新增“法院应当在询问前责令当事人签署保证书并宣读保证书内容”的规定,庭审开始不久,高先生即根据审判长的要求签署保证书,并当庭进行了宣读。
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集中在租赁期限上,而约定租赁期限的关键证据《转租证明》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审查,且校方对高先生的实际损失持有疑议。
此前,双方在庭前都申请了各自证人出庭作证,合议庭经审查与案件事实存有关联性,均予以准许。庭审中,根据新规第71条规定,在证人被传至法庭后,法庭首先核对了证人信息,要求证人在保证书上签名并当庭宣读保证书的内容。随后,证人开始正式作证。
本案承办法官王晓梅介绍,新规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诚实信用原则的落地。当事人、证人郑重地当庭宣读保证书,能增强他们的内心的威慑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内心的自觉和正义感,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签署保证书后虚假陈述的后果,使他们内心不愿意也不敢作虚假陈述,以确保当庭能够做出如实陈述。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两位证人在作证时均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脱稿”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新证据规定对此亦有规定,即证人作证时不得以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的方式陈述证言。
“这一规定体现了直接言辞原则,证人出庭作证应当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如果证人仅是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则与提交书面证言无异,不能避免书面证言存在的弊端。”王晓梅介绍。
目前,本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5月6日,武汉召开全市主动作为快干实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动员大会。会上,武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