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用法律法规将文明卫生好习惯“固定化”

咸阳日报 2020-04-07 07:07 大字

亦荣

3月26日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交二审。在疫情背景下,审议稿增加了与疫情相关的文明行为要求,包括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内容。(《北京青年报》3月26日)如此,将文明卫生的好习惯用法律法规形式“固定化”,不啻为一个亮点。

一场倡导分餐的餐桌革命也逐渐兴起,不少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发出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议书,有的还发布分餐制的地方标准,并提倡家庭分餐。这些,既是出于防疫需要的应时之举,也是从健康出发对生活习惯的一种自省。

其实,使用公筷公勺等,早在非典流行期间就曾被许多人建议,但时隔不久就烟消云散了。显然,把文明卫生好习惯延续下去,不仅需要宣传,还需要道德层面的提倡,更需要法律层面的规定和执行。再如戴口罩在防疫中已成习惯,但疫情消退后,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戴口罩了,流感患者不戴口罩可以吗?况且明知系流感患者但未戴口罩出入公共场所,谁来拒绝其入内呢?这些,都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才能使这些文明卫生的好习惯延续下去。

当然,制定了法律法规之后,还必须有严格的执行,辅之相应的惩罚措施。不是所有文明卫生习惯都会被每一个人遵守的,文明素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更不可能因一场疫情就养成习惯。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可以考出存在的不足。殷鉴不远,不能忘记亡羊补牢。延续文明卫生习惯,需要法律法规保障,但有了法律法规也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在推行中得到每个人的积极配合。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大家的健康,更为了全社会的未来,大家都来自觉遵循、延续和恪守文明卫生的好习惯。这样,于己于人于国家,都将获益无穷。(G)(2)

新闻推荐

期待工会开展劳动“法律体检”常态化

江苏省总工会日前发布的2019年度江苏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白皮书显示,去年江苏各级工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活动2.39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