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他们让爱的薪火生生不息

白银日报 2020-04-05 08:52 大字

70岁的于庆河和69岁的妻子黄玉芹是两名老党员。疫情来袭,他们第一时间报名,投身到哈尔滨市上海新村社区值守一线。

不值守时,两位老人就在家准备好热腾腾的饺子、小米粥、红糖水,给仍在工作的同志送去。

江苏苏州,67岁的侯振康是一位老裁缝。疫情防控期间,他戴上老花镜、踩起缝纫机,为大家赶制防护帽,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帽子爷爷”。

“社区工作有风险,戴上帽子能防一点是一点。”顾不上时而犯疼的肩周炎,“帽子爷爷”每赶制好一批,就骑上电动车送一批。“社区志愿者为大家献爱心,我为社区志愿者献爱心,只要有需要,我就一直做下去。”

脚踩缝纫机发出了“爱的声响”,另一种“无声的温暖”也在悄然流淌。

天刚亮,麦志坚就在“无声的cake”面包店里忙了起来,他和同事上午要制作好200多份柠檬茶和面包,送往广州市永平街道,慰问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和防疫站的工作人员、环卫工人。

麦志坚是一位“无声者”。与普通面包店略有不同,“无声的cake”专门招收听障员工,为他们提供岗位及烘焙技能培训。

来到慰问地点,麦志坚蹲下身子,递上柠檬茶,用手语对一位医护人员的女儿表达着自己的心意:“一线医务人员很辛苦,他们是天使,我们感谢你的妈妈。”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只为他人方便。奉献与回馈,正是志愿精神的最好注脚。

在重庆,一支名为“雷锋的士”的出租车志愿服务队成了疫情期间的“网红”。超过600名志愿者组成10余个小分队,“点对点”服务一线医护人员家属,为他们出行提供义务接送。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医生何国金奋战在一线,无暇顾及怀有身孕的妻子张琳。每天早上7点20分,志愿者准时送她上班;下午5点40分,志愿者又来到张琳的单位楼下。遇上张琳去做产检的日子,他们也会早早等候在小区外。

从雷锋精神到志愿精神,爱的薪火从未停止。

在这场人类生死与共的战“疫”中,志愿精神超越种族与国界,绽放至善至美的人性之光。

在上海,荣华居民区外籍居住者较多,住户戴维·波特主动担任起“防控疫情告知书”的翻译工作;在北京,玻利维亚籍居民玛丽亚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该为它出份力。”玛丽亚动情地说。

星火成炬,驱散了疫情笼罩的阴霾。

大爱无疆,照亮了共克时艰的信心。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成为越来越多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

“虽然缺少临床经验,但是我有执业医师资格。”“95后”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胡思同报名参加了长春龙嘉机场青年防疫志愿服务团队。

“不获胜,我们就不收兵!”胡思同和伙伴们已累计在机场测温23.4万人次,消毒138万平方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世所罕见的疫情考验,志愿者们赢得了祖国的褒奖、人民的信赖,也获得了世界赞誉。

“他们的不懈努力正是中国志愿者的奉献、责任和主人翁精神的全面体现,是对志愿精神的完美诠释。”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在公开声明中,对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吃过年夜饭,“90后”小伙郑能量开着车,从长沙赶往“很多人想要逃离”的武汉,义务运送医疗物资、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如今,很多和他一样的志愿者依然坚守着岗位,等待捷报传来的那一天。

为别人点燃一盏灯,也会温暖自己的心灵。

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志愿者,书写了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千千万万双手传递的爱,汇聚起我们同心奋进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新闻推荐

秦汉新城开展集体代祭扫活动

本报讯(记者于忠虎吕聪)4月4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辖区6个公墓暂停群众现场祭祀,改由工作人员代群众集体祭扫,为每墓位扫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