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秦汉新城开展集体代祭扫活动

西安晚报 2020-04-05 05:13 大字

本报讯(记者于忠虎吕聪)4月4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辖区6个公墓暂停群众现场祭祀,改由工作人员代群众集体祭扫,为每墓位扫墓、献花。

记者在秦汉新城义陵公墓看到,陵园外有专人值守,工作人员耐心向前来祭祀的群众宣讲代祭扫政策,做好劝退和解释。在陵园内的代祭扫现场,工作人员分成多组进入不同墓区。祭扫前,主祭人朗读祭文,带领工作人员在摆放“纪念”字样的心形盆景造型前集体默哀。而后,工作人员逐一进入各墓位,擦拭墓碑、清理杂草,之后,献上一束鲜菊花,鞠躬三个,仪式庄严肃穆。

当日,在长陵公墓,陵园里也没有社会人员进入,由工作人员代为集体祭扫。

“近段时间,我们发动各街镇、村(社区)播放广播、悬挂横幅,进行宣传,到公墓扎堆祭扫群众明显减少。”秦汉新城人社民政局殡葬改革组组长师森介绍,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新城在清明前后取消所有公墓群众祭祀,改为工作人员代祭扫。义陵和长陵公墓采购2万束鲜菊花,保证每墓穴一束。南位公墓、庞东公墓、唐家村公墓、憩龙园公墓等四个公墓也订购足量鲜花,同步开展代祭扫活动,全程拍照留存。这些照片将通过各级民政工作微信群传看给逝者亲人。

师森说,近几年,秦汉新城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推进殡葬改革,提倡无烟祭祀,出台系列惠民、利民、便民政策。此前清明节,各公墓采取纸钱换鲜花的方式引导群众摒弃祭祀陋习,绿色殡葬、文明祭祀理念在辖区深入人心。

“今年清明祭扫的形式变了,但不变的是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在慎终追远中传承民族精神、凝聚爱国情怀。”到长陵公墓祭扫的陈先生得知陵园推出代祭扫服务,当即表示不给疫情防控添乱,不聚集,不逗留,并对这样的做法表示赞赏。“代祭扫满足了群众特殊时期的祭祀需求,弥补了亲人不能亲自到现场祭扫的遗憾,又及时传递了亲人的思念,如此有人情味的新措让这个清明节有了温度。”

据悉,清明期间,除秦汉新城外,西咸新区其余四家新城也暂停所有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的群众现场祭扫,改由工作人员集体代祭扫,并鼓励群众以家庭追思会、微信朋友圈讲述先辈故事、网上祭扫等方式缅怀亲人、寄托哀思。

新闻推荐

破百万! 全球新冠疫情数据为何如此惊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3日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宣布,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百万,累计死亡病例超5万。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