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疫情下医药科研信息发布要谨慎书 宛

钦州日报 2020-02-04 03:07 大字

■在疫情猖獗时期发布疫情相关的专业信息必须考虑社会影响,做到谨慎再谨慎,不能按着自己平时的“节奏”来

1月31日夜里,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突然发布消息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很快各地传来实体药店双黄连口服液脱销,有人深夜排队到2月1日凌晨也买不到,随即电商平台的双黄连口服液也供不应求很快卖到“下架”,甚至有网友发现卖兽药的网店里兽用的双黄连药剂也脱销了,疑似有人买错了,让人哭笑不得。

疫情下一则看似常规的医药科研领域的报道引发了一次抢药事件,说不意外又有些意外,说意外也不意外。说意外是因为明明有前车之鉴还有人自愿“入坑”,想当年“非典”疫情时期板蓝根冲剂就被莫名当成过“灵丹妙药”引全国疯抢,如今已经是非常时期谣言害人的经典案例,然而时至今日,类似情境下再次出现类似事件,令不少人感到费解。说不意外是因为如今疫情还未真正得到控制,大家难免“病急乱投医”,加之权威部门发布,普通人又难以准确接收某些专业术语描述传达的信息,因理解有误而引发抢购也解释得通。

如今医学及其他领域的许多学者对此均提出质疑,一些具备一定医药知识的网友们也进行了“辟谣”,抢双黄连口服液的热潮才渐渐降温。不过面对质疑,2月1日上海药物研究所发布声明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文准确无误,似乎意在回应所谓“谣言”的指控,并没有对该文引发民众抢购一事表态。笔者认为专业医药研究机构发布科研信息无可厚非,但在全国上下战“疫”正酣的时候披露这样容易误导普通人的信息,有些欠考虑,没有做到在非常时期将社会影响考虑在内的谨慎,后续声明中也未对因此引发的混乱表态,更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其实对这条信息,医药专业界的反应是冷淡的,因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都明白原文中“抑制”与“预防和治疗”的本质区别,更懂得所谓“体外测试结果”与“能够临床使用于预防和治疗”之间的十万八千里远,但普通人未必有这样的“常识”,尤其在现在这种非常时期,即便常识告诉大家,研制出治疗新型病毒的药物,必定要经过极为复杂和严格的科学检测和临床试验,绝不能靠一两次简单的测试,仍会有人看到权威媒体发布的专业领域报道中看起来模棱两可的只言片语就冲动行事。

好在现在网络信息通畅,双黄连口服液成为下个板蓝根冲剂的可能性很小,但这个教训也必须牢记,尤其医药科研机构,要牢记在疫情猖獗时期发布疫情相关的专业信息必须考虑社会影响,做到谨慎再谨慎,不能按着自己平时的“节奏”来,若发现因此引发社会秩序混乱要及时发表面向公众详尽说明消除误解,媒体转发时也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若发现容易引起误解宁可不发。笔者也建议应急管理部门接管类似信息的发布工作,从源头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新闻推荐

办公室如何防护 职工权益怎么保障 返程开工前这些事要知道

新华社发本报讯(记者石喻涵)现在,很多人陆续返程回到工作岗位。疫情当前,上班族应该怎样去应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记者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