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一位被隔离的武汉医生:口罩限量发放,本周之前不轻易查新型冠状病毒

界面新闻 2020-01-24 16:08 大字

记者 | 任悠悠

编辑 | 许悦

1月24日是中国农历大年三十,也是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封城的第二日。全社会都在驰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今日,武汉蔡甸“小汤山”模式也已启动。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2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830例,其中重症177例,死亡25例,其中湖北省24例、河北省1例。已治愈出院34例。20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1072例。

界面新闻对话一位接触了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遭到空气暴露后被隔离的医护人员,他向我们讲述了有关此次武汉疫情救治的情形。

界面新闻:请问您是为何需要进行院外观察?

医生:上周末病房来了一位从门诊过来的“上腹不适”患者,由于处于肺炎非常时期,我们询问了患者没有呼吸道不适症状,也没有发热表现,汉口人,但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期望节前做外科疾病手术,我们就收了进来。

第二天白天,患者术前胸片发现存在肺部感染,我们都很重视,请呼吸内科会诊后一边开启隔离防护准备,一边继续抓紧完善胸部CT等其他检查。完善胸部CT提示有磨玻璃样影,考虑情况不妙,继续做其他常规的呼吸系统病原检查。患者当晚开始出现中热,科室提高了隔离防护级别。

到本周初,该患者常规检测都出来了,并没有发现特别的异常。此时按肺炎诊疗原则,就高度怀疑这位患者肺炎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到了后,抓紧给患者以及院内其他疑似病例做了检测,晚上我们立马给这位患者做了检测,结果就确诊了。

上周接诊该病人前,新闻报道一直都是武汉肺炎可控可防,无新增病例,当时没想到事态会这么严重,那会儿外科系统病房普遍都没有戴口罩防护。包括我在内的几位医护人员在接诊该患者时都是直接空气暴露。考虑到冠状病毒有潜伏期,我们与患者面对面接触,空气暴露过,为了病房和家人安全,因此领导安排我们几位有关医护人员需要院外自我隔离,医学观察。

界面新闻:那周一的门诊您是否做了隔离呢?

医生:开始隔离防护后,科室领取医疗防护物品比较有限,周一的门诊只是戴了个医用外科口罩,由于连值班加门诊几十个小时时间在医院,所以下班后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回家了。结果次日患者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结果出来之后,我还是主动选择将本来要回家过春节的妻子儿女留在武汉。

界面新闻:您在临床一线是什么时候察觉事态严重的?

医生:之前武汉市报了一个星期没有新增感染病例,大家就都没有提高防控意识,大聚会、小聚会还在进行,现在回想,可能相当部分人都是病毒携带者,只是在潜伏期,而我们直到上周才发现各大医院的门急诊救治遇到的情况不太一致。

上周我的怀疑是因为近期老同学碰面或者聊天,内科的朋友们就在吐槽部分大三甲医院的呼吸、发热门急诊的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在疫情扩大之前,我们某科室就有多名医护人员疑似感染,最近都已经关闭了。现在我们科确诊了一位患者已经转走治疗,又有一位医护人员也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界面新闻:听说临床上不是想查新型冠状病毒就能查的对么?

医生:是的,也不知道是否有政策,反正在本周之前,临床上不轻易查新型冠状病毒。换句话说,我们收到病人,也先要做其他常规检测,也是被命令要就地治疗,不能轻易转科或者转院。不过,这两天是门急诊都能查了,但也紧张,检验科工作量也很大,患者排队时间很长,职工检测需要申请。

界面新闻:现在一线救治有什么问题吗?

医生: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是,发热、肺炎等内科门诊装备比较齐全,普通病房的比较困难一些,还有某医院的一个外科直接封科了。作为重灾区之一的二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的装备更加匮乏,连口罩都是限量发的,像普通病房,如果遇上一个这样的患者,那就不是一个医护人员了,是一群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可能了,甚至进而进一步扩大感染范围。

界面新闻:您之后是怎样的计划和打算呢?

医生:家里人也能理解,但是恐慌也是有的,也会抱怨做医生的家人总是提心吊胆的。只能尽量去宽慰安抚了。有些同事检查胸片也符合磨玻璃肺炎表现,但核酸检测阴性,一般处理是有症状的就用药+居家医学观察,没症状的就继续坚守岗位。我应该算是相对幸福的了。

我目前暴露接触有几天了,还没有什么症状,又做了胸部CT,肺部没有明显的磨玻璃样的表现,问了呼吸科的朋友,就说还是需要观察几天,就可以解除医学隔离了,准备回归上班支援同事们。我想这两天再做个核酸检测放心些,万一我有问题的话,会告知酒店把房间进行消毒处理。

新闻推荐

医疗史学者余新忠:中国历史上的瘟疫、检疫与卫生

作为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公共卫生举措,检疫制度在中国是晚清时从西方(包括日本)逐渐引入并推行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清洁、消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