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收到7年前的“慢递”信,再显诚信美德

遂宁日报 2020-01-13 04:52 大字

◎胡蓉

元旦刚过,湖南省常德市男生周国栋收到了一封7年前14岁时写给2020年的自己的信,令他惊讶又惊喜。原来,2013年常德市鼎城区邮政局举办了一个“寄给2020的信”的活动,当年有13000多名学生给2020年的自己写下了一封7年后才会寄出的信。如今,这1万多封信已开始陆续寄出。

当年活动的策划者表示活动系为培养孩子们写信的习惯,信件一直单独保存在档案室。而参与投递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间隔的时间很长,加上很多孩子当年没有留下电话,所以投递工作有不少困难,但是仍希望1万多封信都能准确送达每一个孩子手中,让他们能去回顾自己这7年为当初的梦想努力的样子。

不少孩子接到当年自己写给自己的信,第一反应是错愕,有人甚至不记得参加过这样一个活动、写过这样一封信。周国栋当年的梦想是当大老板,信封落款还特意写了“周老板”,如今已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的他,还未如愿当上老板,不过再过几年,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也算是实现梦想了”。

这个新闻让阅读者觉得温暖:不仅是对七年前孩子寻找初梦的感慨,更有坚持送达承诺不可背弃的感动。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在现代社会,更是公民的道德“身份证”,是日常行为和各种交流信用的代名词。诚信待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不少人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诚信逐渐被忽略乃至遗弃。相比之下,湖南常德鼎城邮政局的这场“将孩子们7年前写的信归还”,不仅难能可贵,还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实中的残缺和不足,也让人们从中学会反省,或者扪心自问——在以往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践行了诚信,又有多少人在诚信面前暴露无遗?

事实上,七年前写的这“寄给2020的信”,本身就类似于行为艺术。就如新闻中介绍,甚至有调皮的学生留下了“火星”的地址。他们有的已经不记得当年有这样一封信,就算难以寄达,也没几个人会硬钻牛角尖上门追责。然而工作人员大费周章地去寻找孩子的新地址——这种尽职尽责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关于专业精神、责任心,对工作的热忱,还有助力他人成就梦想的微小善意。

这是一次普通的“还信”行为,随着新闻的报道,其意义无形中被放大,影响的是诚信体系的建立,传递的实际上是人性的温暖的。在此过程中,诚信必将影响和带动更多美好事物的形成。因此,全社会应当大力弘扬诚信美德,让坚守诚信成为公民的道德底线和自觉行动,社会文明才能不断进步。

新闻推荐

工会搭台 企业共建 职工共享 泉州有了首家“共享职工之家”

本报讯(记者于灵歌李润钊通讯员李亮黄丹萍)从职工书屋、爱心妈妈小屋、职工医疗室等工会服务设施,到书香驿站、公益学院、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