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古今身份职务拾零

民族日报 2020-01-09 09:13 大字

古汉语中,用来表示人的身份和职业的词繁多而复杂,尤其是官职。古代有一种言官,君王为了听取建设性意见或批评意见,专门设立了言官,秦朝称谏大夫(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两汉时称谏议大夫,隋朝仍称谏议大夫,唐朝时除谏议大夫外,增设左、右拾遗;至宋朝则专门设立谏院,言官可以参议国家军政大事和拾遗补缺。

明清时,官场上称“爷”的现象十分流行,中央九卿、翰林和地方司道以上官员统称“老爷”,其他小官称“爷”。清末,“大人”的规格比“爷”的尊称高一等。古代县官称知县,知是管理和主持的意思。《宋史·苏轼传》说苏轼“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即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唐宋以后的知府、知州、知县、知事都是这个意思。

汉代县级以下的基层是乡,按民户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分别设伍长、什长、里魁、亭长……乡官通常由退居乡里的官僚、豪吏、地主等担任,另一方面,地方上也设上学官,培养郡县乡官小吏。

到了现代,无官无职务的普通人常常被称为“百姓”或“平民百姓”,即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而在上古时期,百姓并不是芸芸众生的庶民、农夫,而是指有钱有势的贵族。司马迁在《史纪·夏本纪》中提到“禹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敷上”。另有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说得更为清楚:“百姓,专以仕宦言之。”可见“百姓”一词最早并非指普通百姓。还有,在现代汉语中,把“黎民”也释为“百姓”。其实“黎民”在不同的专家笔下,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是“在日下劳动、皮肤被晒得黑黑的百姓。”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提到,黎民是奴隶的意思。但不管怎样,随着汉语语词的发展,现在黎民和百姓都是“平民百姓”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社会中,人们相当看重体现官衔和学衔的身份和职务,也就是那些与“家”“师”或“长”连在一起的头衔。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人热衷于罗列头衔,确实有挂着几十个头衔的人;但也有一些人比较低调务实,倒是有人把他抬高了使他感到坐立不安。这让我想起了赵丽宏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大意):“……当然,并不是只有加入了作协才能算作家,不是作协成员同样能成为作家。”关键是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同样,官衔再大、再多,不能为民谋利也白搭。

——摘自《新民晚报》

新闻推荐

2020,中国智能经济按下“快进键”

无人驾驶在国内多地上路测试,智能商街拥有越来越高的人气,智慧城市让生活高效便捷……随着5G商用,人工智能得到大范围应用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