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小网格形成大格局 青海走出特色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西部法制报 2020-01-07 00:30 大字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带领全省各地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小网格形成大格局

“阿奶,您的高龄审核已通过了,就不用跑到社区办啦。”近日,西宁市共和路社区鹿红英等4名网格员来到惠民小区,为70岁以上的老人代办高龄审核业务。

在城区,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等地建立完善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按照管理单元最小化、管理服务最优化的原则,依据社区居住人口和治安状况等情况,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增加协管人员、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方式,在每个网格配备若干名网格员,赋予他们联系群众、掌握社情、服务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职责。

在农村,西宁、海东等农村地区按照村域分布特点、居住集中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以行政村为基本网格,以生产合作社为单元网络,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健全走访交流、信息采集、协调处理等便捷服务运行机制,动态掌握辖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等情况。

目前,青海省各地划分网格22.4万余个,确定网格员4万名,乡镇(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覆盖率达100%,村(社区)覆盖率达98%,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工作网络基本形成。

小矛盾调出大和谐

“我们两家再不闹了。”在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因一点琐事产生纠纷的妯娌二人握手言和,这得益于青石嘴镇司法所“老马调解室”农村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

多年来,青海省围绕打造平安青海“升级版”的目标,积极探索“枫桥经验”青海化有效途径,推进社会治理“微创新”。全省各地根据矛盾纠纷的地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化解。

青海省充分发挥“村警”、网格员、“五老”等民间调解员来自群众、地熟人熟事熟的独特优势,确保把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避免了矛盾纠纷转化升级,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在西宁、海东、海南等地和交通、医疗、物业等领域建设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做到一般矛盾纠纷由网格员现场调解,重大矛盾纠纷由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调委会调解,复杂矛盾纠纷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委会以及司法所、人民法庭调解,增强了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在社会治理实践中,青海省各地以基层党政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政法综治组织为骨干的基层组织体系日臻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小治安迈向大平安

“现在治安越来越好,晚上再晚回家也不怕。而且自从有了二维码门牌,通过手机就能对小区的治安状况一目了然。生活在这个城市,我们感到了安全感、幸福感,有了获得感。”说起这些变化,西宁市民李女士一个劲地称赞。

多年来,青海省坚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平安青海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健全街面防控、社区防控、社会单位防控、视频监控、卡口查缉管控、信息防控、虚拟社会防控……一张张守护全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平安网”在高原大地徐徐铺开。

通过地方投入、项目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资源共建,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的“五张网”建设,社会治安防控呈现从静态向动态、从平面向立体、从增点扩面向提质升级转变的良好态势。

发展壮大保安、街长、中心户长、治安联防员、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全面推广“街长”“邻里互助”“店店联防”“十户联防”“中心户长”等治安联防经验,大力发展协勤、保安、联防队、治安志愿者等群众性义务巡逻队伍,调动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筑牢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据青海省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度由2013年的81.38%上升到2018年的89.55%,连续6年保持稳步上升。

村警、护林员一岗多责更加忙碌,但为民办事的积极性更高了;居民群众多元化的需求更多更便捷地得到满足了;政府掏腰包买服务,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更多了,共建共治共享和谐音符奏响在高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据《青海日报》

新闻推荐

“45度让路法”刷屏是堂救命课

一段简单的动画模拟视频,让一个重要的救命知识深入人心,这是此次事件给我们的启示。长期以来,有太多知识停留于口号,即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