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特写】一座城的艺术节,为艺术更为大众

界面新闻 2019-11-18 13:56 大字

记者:韩丽媛 徐菲

编辑:徐菲

灯灭、人静、灯亮、乐起,几个小丑模样、高鼻梁、大眼睛的男女聚众在舞台上,一言不发。仅凭肢体动作和表情,他们完成了2个小时的表演。

十年前,默剧《浮士德》还只停留在欧洲,而今年他们首次来到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为这里的市民观众带来多种欧洲艺术形式杂糅的表演。

由台北移居上海十几年的观众萧先生和妻子常年看剧,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剧场。在看完默剧《浮士德》后,他难掩兴奋之情,“上海这些年引进很多国外作品,本地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对喜欢戏剧的我们来说,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幸福。”

如他所说,在上海的舞台上,从不缺新鲜艺术。

话剧和京剧形式的《浮士德》曾分别在第8届和第1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亮相,而今年,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通过委约和邀约的形式,共引进包括默剧版《浮士德》在内的97台剧(节)目,尽最大可能让观众足不出“沪”就“尝遍”全球艺术之“鲜”。

来自罗马尼亚锡比乌剧院的《记忆碎片》是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板块中的邀约剧目之一。

锡比乌剧院是罗马尼亚继承戏剧传统近5个世纪的古老剧院,推出过近百个剧目类型,上至希腊悲剧、下至21世纪实验戏剧,可谓涵盖了千年戏剧史。

《记忆碎片》剧照。

22年前,锡比乌剧院主席康斯坦丁·基里亚克第一次踏上中国。3年前,他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签署合作协议,随后两年带着原创作品《俄狄浦斯王》和《记忆碎片》来到上海。

康斯坦丁·基里亚克表示,“自从3年前我们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每年都会来上海演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作品也会来锡比乌国际戏剧节,每次参演的作品通常有六、七种。”

在他看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长为国际上最大的艺术节之一。今年演出结束后,他们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签订5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除了国外的原创剧目外,国内优秀的原创作品也通过入选“扶青计划”委约作品的形式亮相艺术节。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上演的寓言剧《捉影》,是一部将传统皮影、人影和人偶三种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实验舞台剧。

演出前一天,装台排练略显紧张,编剧初夏一直在现场忙碌。在她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向国内外观众展示青年艺术家创造力的好机会。

在入选“扶青计划”之前,初夏关注这一项目已有四、五年。2017年底,她完成《捉影》剧本,并在两年里打磨数稿,最终如愿将其呈现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

让她感到收获巨大的不单是作品被“选中”,更是来自艺术节的深度扶持。她透露,在作品入选后,艺术节就为团队安排了文艺评论家孙孟晋担任艺术指导老师,而后者在《捉影》的舞台呈现上给了他们不少宝贵意见。

“‘扶青’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是扶持青年艺术家完成一部作品,更是让我们结识一群年轻创作者,寻找我们的观众群,让大家看到我们,进而一起创作新的、好玩的作品。”初夏说道。

《捉影》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首演,面积100平米仅有130个座位的小型剧场里坐满了观众,“甚至有些观众刚开始是站着看演出的,观众喜欢这个奇幻的故事,喜欢盲女人这个角色,喜欢人偶同台的段落。”初夏看重观众的反馈,这是他们的首次演出,而观众的反馈会成为他们下一阶段修改和创作的重要考量。

初夏朋友圈截图。

在演出结束后的第六天,初夏还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上海观众所写的剧评。在转发时,她并不知道这篇剧评其实是艺术节学生观剧团成员所写。

观剧团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的品牌活动,创立于2017年。观剧团每年会招募一批具有社团经验、文艺志趣、艺术素养和舞台向往的在校大学生、高中生,观摩艺术节的各项演出,参与艺术节的展览、艺术教育等各项活动,让拥有艺术志趣的青年学生获得接触艺术佳作的机会,并用自身语言和视角进行严肃的品评和思考。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剧迷郑羽彤已跟随观剧团看完了心心念念的音乐剧《摇滚红与黑》等作品。提到看剧,她显得有点兴奋。郑羽彤表示,自己平时爱去上海文化广场、上海大剧院看《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剧目。“尤其是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我来来回回看了十遍左右。”

不过,郑羽彤表示,自己偶尔忙起来就会懒于整理观剧感受。在加入观剧团后,剧团要求成员在观看每部剧后写下剧评,并发布到艺术节的官方公众号上。“这个平台很好的一点就是能够倒逼自己整理思绪,把戏剧的细节再过一遍,这是我在平时看剧做不到的。”

郑雨彤观剧后的短评。

让郑羽彤感到自豪的还不是她看了多少演出、写了多少剧评,而是近年来上海演艺市场愈发尊重观众的需求。“因为《摇滚红与黑》在法国的市场不是很好,但是作品本身很棒,所以我们这些剧迷从2016年开始就在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的公众号和微博下不断留言,希望能把它引进中国。今年,它终于被引进来了。” 说到这里,她难掩兴奋,郑羽彤觉得这样的趋势对身在上海的剧迷来说是福利。

像郑羽彤这样年轻的、热爱艺术的观众在上海还有很多。上海亚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孙均南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观众年轻化的趋势变化也有切实体会。

今年,他们推出的伊瑟利斯与慕尼黑室内乐团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演出完后,又参加了艺术节“艺术天空”板块、作为公益项目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演。“没想到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古典艺术,他们能够排近2、3个小时的队来观看演出,1200多个席位全部坐满。”孙均南欣喜地表示。

近年来,在上海艺术消费市场上,低龄化、高学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归功于上海不断开放包容的艺术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上海艺术教育不断前进的表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就曾表示,培养年轻艺术消费者是艺术节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们就想通过这样的活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艺术节“慧画无限”活动的油画指导老师彭鸣亮在创作现场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的艺术教育开始变得更加开放,越来越关注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他们欣赏艺术的素养。

慧画无限的活动现场。摄影:韩丽媛

“慧画无限”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的活动之一,刚启动2年。今年是艺术节第一次把创作舞台放到城市的公共空间,同时采取了不干扰孩子自由创作的教育方式。

“我在他们画画前就规定,不许老师、家长来干扰,如果谁被打扰了,作品就会被扣分。”彭鸣亮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保留充分的艺术创作自由,也教会他们释放自己的创意。

除了艺术创作外,艺术节还和上海剧协合作,推出“白玉兰奖”艺术家进校园“传承?传播”活动,以艺术家讲授、表演的形式传承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艺趣。

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严庆谷在上海纽约大学通过表演猴戏、与学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重新认识京剧艺术。严庆谷表示,“艺术节每年都有这样的讲演活动。我们来之前也准备了很多,需要了解观众想要什么。观众一玩手机,我们就会换个花样。这对青年演员来说是一种考验,对这些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艺术熏陶。”

黎正贞在体验京剧妆容。摄影:韩丽媛

来自澳门的大学生黎正贞不仅体验了京剧角色的“悟空”妆,还改变了对京剧的印象,“我以前觉得京剧是传统艺术,离我们很远,但今天看到他们的表演后,我觉得京剧很接地气,今后也会尝试多走进剧场去看看。”

11月17日,为期一个多月的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下帷幕,上百场演出画上句号。在艺术节的两端,一边站着艺术家,一边坐着观众。作为连接两者的媒介,艺术节不断引进和扶持原创作品,不断培养和发展观众艺趣,让上海演艺市场的生态不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吴孝明表示,上海的文化和城市发展是同步的,这里的居民已经把走进剧场看作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上海3千万人口,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每个人会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艺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未来要做好这座城市新的文化泵站,引进适合不同年龄层观众的作品,争取保护好老观众、培育好中年观众、发展好年轻观众。”

新闻推荐

河北饶阳: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11月17日,游客在河北省饶阳县饶邑古城内参观(无人机拍摄)。近年来,河北省饶阳县依托文化优势,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饶阳大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