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班组”全国短视频大赛追踪报道之五】在最好的时代记录最奋斗的我们 “最班组”全国短视频大赛参赛单位职工经验交流、技术切磋热情高涨
11月17日,工人日报社“最班组”全国短视频大赛热度不减,投票人次突破2400万。100个入围作品以及拍摄手记、追踪报道在《工人日报》、中工网、工人日报各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引发热烈反响。
“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车间师傅鼓捣的视频能入围前100名,班组成员接到入围通知时那激动的劲儿,真难忘!”神龙汽车公司职工朱亚丽表示,“我们的作品是普通一线工人零基础自学视频拍摄、剪辑出来的,车间班长做的配音。感谢大赛让来自基层的工人师傅能够露脸,也感谢在最好的时代记录最奋斗的我们。”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看”“集团的官方公众号也在转发”“第一次觉得一线原来如此受关注”……小班组站上大舞台,参赛职工们既兴奋又焦急。兴奋的是自己的班组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焦急的是如何让自己的镜头展现出更好的班组。
连日来,在参赛者沟通群中,工人日报各平台每天集中推送的三四个作品,总是能点燃参赛者们交流学习的热情,各种专业的视频拍摄提问与点评不时刷屏。如何提高拍摄水平、如何讲好班组故事,让平凡而伟大的一线工人被更多人看见,成为参赛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要拍出好作品,首先得会讲好故事。观众更愿意听声音而不是看文字,配音不需要多专业,有感情就很好。素材积累重在平时、设备专业很重要……”来自湖北能源清江公司的杨海清,对照入围的作品逐条学习该怎么取景、怎么运镜、怎么转场、怎么剪辑。“这次大赛让我看到了差距,也有了让自己更加专业的动力。”
“实话实说,我对自己的文案还有不满意之处,故事性还不够强。如何利用矛盾冲突来讲故事,这点很重要。很多微视频作品画面很美、后期制作也很精良,但大都败在讲故事上。”几番交流过后,来自山能新矿伊犁能源的杜爱军已经成为群里有名的“毒舌”,狠起来连自己的作品也不放过。点评虽毒辣却十分专业,这也让杜爱军收获了不少“粉丝”。
切磋交流中,参赛者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一个“工”字。“这是最班组的微视频比赛,如何能体现班组之最,如何在短短3分钟内,表现出班组工人的特点、增强感染力,确实是个难题。”眼见群里“高手云集”,来自浙江一建的洪凯文迫切地想为困惑已久的拍摄问题找到答案。
工人拍视频难,视频要拍出“工人味儿”更难。“咱们做的片子,不能落入‘自嗨’的误区,要融入时代大背景,让社会正确看待咱们工人和企业,这是咱们宣传工作者的职责。”杜爱军的观点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我们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比赛的。我们立足点就是自己拍自己的故事,进一步激发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力量。”在本钢职工肖林看来,能入围的参赛作品都非常优秀,每一部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肖林特意组织了单位同事一起学习观看。“不仅看我们自己的作品,更多的是看其他单位的作品,学习他们打造职工文化和特色班组的做法和经验。”
在抚顺石化职工李文静看来,这次大赛颠覆了她对基层宣传的理解。“把我们身边那些最平凡、最伟大的基层班组员工的工作常态、精神面貌用作品展示给社会,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最班组”短视频大赛,是李文静第一次尝试拍摄微视频。“其实我对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有底气。但看见同事们在微信里积极转发,每天乐此不疲地投票,对于创作者来说,收获了信心和继续前进的勇气。”
100部把镜头对准一线班组的短视频集中呈现,对于迫切想要讲好班组故事的参赛者们而言,学习另外99部作品的价值或许已经远远大于比赛名次。
“其实第几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大赛平台,向更多人展现各行各业的工人兄弟姐妹们辛勤劳动的风采。”来自吉林化纤集团的王健表示,100部参赛作品中有电影级的精良制作、有朴实的工作纪实、还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每部都有亮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通过本次比赛交流,王健相信自己的下一部视频会拍得更好。
新闻推荐
中美科学家发现1亿年前传粉动物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者合作,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