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课进校园 这是个好开端 话题榜
■本报评论员 刘晓钧
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因为害怕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意外而删改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将体育课的“危险系数”降至最低的时候,当学生们的体育课变得越来越枯燥的时候,广东这一“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游泳教学”显得格外可贵。其可贵之处不仅在于用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升了他们的技能,更在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功利化思维,是以“为学生好”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彰显的是教育的情怀和初心。
因为必须开设“游泳”科目,这一计划遭到不少网友的质疑,人们担心的一是安全问题,二是学校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这也给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了一个醒,如果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游泳课,那么家长们的担心并不多余,如果习惯以发生意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游泳当然也有潜在风险。风险存在,也是很多学校包括有泳池的高校不敢开设游泳课的原因,但游泳本是一种有利健康的体育运动,更是遭遇意外时的生存本领,与可能出现意外的小概率相比,其积极作用当然更为突出。意外并不是常态,可以人为进行管控,这提醒广东的学校在开展游泳教学之前,首先应确保学生的安全,这包括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及对意外情况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要求本地各小学开展游泳教学的同时,还应兼顾不同学校和学生的特殊条件,防止因“统一性”而出现“一刀切”。比如,可能有学生身体条件不适合游泳,那么老师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其他合适的体育项目,游泳课上的学生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因为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生活得到充实,而不是必须达到某种水平,所以在考核时也应当注意不要把标准设得过高。另外,有些学校可能没有条件建造游泳池,那么就要加大对这类学校的资金投入,帮助他们建设更多的体育基础设施,为孩子们提供更完善的锻炼场所,或者不必强制所有学校都开展游泳课,可以根据当地条件或学校传统,鼓励他们开设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
游泳课走进校园,是个好的开端。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校园体育活动还是家庭体育作业,我们的目的都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增强体质从来都不是仅指对单一体育项目的偏好。一个城市、一个学校若能做到人人参与自己适合和喜爱的体育项目,不同体育爱好者都能得到满足,才是更加美好的健身环境,而这个环境的打造主体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是一种完善的社会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给健身场馆留下足够的空间。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计划》要求中小学校要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列入教学计划,鼓励中小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使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同时从2020年开始,各地要想方设法在小学某一个年级(建议四年级)开始开展游泳教育教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国胜张蓓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潍柴旗下六大海外子公司参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