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干部下基层,要避免“你不情我不愿”

大众日报 2019-10-23 09:35 大字

□ 房超群

干部下基层,不妨少一些“单向指派”,多一些“双向选择”。基层可根据本地实际、发展短板、民生难题、目标规划等,列出“需求清单”;上级要更加尊重基层需求和干部意愿,避免不顾实际的硬性指派,努力做到专业对口和适才适用,实现上下供需精准对接。

当前,上级机关选派干部下基层,成立相关的服务队、工作队等,已成为很多地方推动基层改革发展、锤炼干部能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但同时,也有一些苗头性问题值得关注。例如,有的干部“来非所需”,基层不欢迎。上级选派的干部,虽然人选素质没问题,但却不是本地区本单位发展最急需的人才,起到的作用有限,还加重了基层负担;有的干部“身在,心却不在”,下基层只为镀金、混“艰苦经历”,帮扶期间的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时限一到就拍屁股走人;还有的干部“赶鸭子上架”,工作不投入,一些单位为了完成下基层指标,点人头、凑人数,甚至搞“轮着来”,不考虑干部意愿硬性指派干部下基层,导致部分干部不情不愿“下”,或者下不到自己更感兴趣、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灵魂和思想都不在基层,工作开展沉不下心,迟迟不见成效。

干部下基层,之所以出现“你不情我不愿”“水土不服”等问题,还是源于干部下基层的“单向指派”性上。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将干部下基层作为从上至下的定向委派,上级和组织掌握主导权,基层和干部只能“被动接受”。其实,让干部下基层更好发挥作用,不妨让上级、基层、组织、干部之间多一些“双向选择”,使思想和行动“在一条线”上,防止出现错位。

深入问需,确保“派得准”。“双向选择”才能赢得“双向获得感”。可以引导基层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分析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短板、民生难题、目标规划,对干部专业、特长要求列出“需求清单”,解决好“需要谁”的问题;上级组织要颠覆原有“点名选派”做法,多方面加强沟通,充分研究基层的“需求清单”,列出“供应清单”,尊重基层自主权,扩大基层选择空间,促成“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基层自选”的良性互动;根据服务单位和派出单位双方的需求和意愿,实行专业对口和适才适用,择优选拔,定向选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让干部专长和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岗择人,确保“选得优”。选得优,才能干得好。选派干部到基层,要树立务实干事、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坚持“基层需要什么样的人,组织就选派什么样的人”。既要全面考察选派对象的政治素质、成长经历、专业能力等“硬杠杠”,认真把好人选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确保选派人选质量;又要考察选派对象心理素质、个人意愿等“软指标”,通过谈心谈话,对比干部成长轨迹、一贯表现和关键经历、关键业绩,综合研判人选“胜任度”,力求选出的人到岗就能“上手”开展工作,综合分析查找干部选派的“最优解”,避免“被下基层”适得其反。

动态管理,确保“管得活”。对下派时间,既要有大体的安排,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必严格限定为一年、两年等。下派期间,对选派的干部要注重跟踪了解,通过实地查验、入户走访、现场评估,深入了解干部在基层做过什么、做成了什么,形成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要加强过程干预,对工作方向有偏差、思路不清晰的,要及时“纠偏”,跟进“辅导”,确保工作成效。对表现不良、服务单位不满意,或者能力水平确实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的,可以根据其表现如实作出判定、给出建议,根据情况重新进行岗位匹配,或者实事求是地提前结束下派工作,避免干部和基层“都挺累”。对工作成效突出、基层满意、个人也有意愿,或者尚有重要工作没有完成的,可以适当延长选派时间,防止工作留下“尾子”、干部留下“遗憾。

新闻推荐

从内陆到沿海 泸酒寻求广阔市场 泸酒 从产区到销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十四届酒博会泸州主题展馆。本报记者肖婷摄■本报记者肖婷10月18日至2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30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