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管管孩子们的手机
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们,注定是和互联网分不开的,手机则让这个联系更加紧密。孩子是整个社会的未来,如何让孩子们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避开互联网带来的有害信息和其他风险,是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截至2018年7月31日
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 亿
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1.69 93.7%
三大风险源
行为 儿童发起的冒险或虐待行为 网络欺凌
内容 儿童被动地接收到暴力色情内容
联系 意图性侵犯儿童的人在互联网上联系儿童
强制效果不佳
日本
推行网络内容过滤技术
效果一般,很容易被未成年人突破
韩国
推行游戏宵禁制度之后
40%的青少年盗用身份证号码玩游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建议
疏堵结合
□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为未成年人提供娱乐空间
对未成年人网络直播、发视频等进行限制而非隔离 鼓励未成年人发布正能量作品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产品分类制度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产品分类制度
□社会应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娱乐空间
学校应该改变对学生课外活动缺乏引导的现状 课余时间缺少参与健康有益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建设规划应为未成年人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
多方共治
政府部门
□制定标准
□设立机制
□加强执法
□开展国际合作
企业职责
□开发未成年人版本的APP
□通过技术识别不良信息
□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企业职责
7招 家长应学会
美国家庭线上安全协会建议
1与孩子交谈
早谈、多谈,开放、直接
冷静别发火
2家长做好功课
自己不懂的上网查
试用APP、游戏、网站
3进行家长控制
设定内容和使用时间限制
定期检查社交媒体隐私设置
监测孩子的使用和屏幕时间
4设定基本原则、执行惩罚
讨论并签署家庭协议
违反时收回电子设备使用权
5做朋友、常关注、不当“跟踪狂”
关注孩子的社交媒体
尊重孩子的网上空间与自由
6探索、分享、同乐
与孩子一起上网
与孩子分享你的网上经验
彼此学习并从中得到乐趣
7当好模范
约束自己的不良数字习惯
知道何时何地该关机熄屏
向孩子展示如何在网上做
一个合作、善良的人
专家建议:变化时代,做成长型的父母
70后、80后父母与00后孩子之间的亲子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引起了教育学者和心理学者的重视。近日,中国人口宣教中心还专门为此举办了一场教育沙龙,这场沙龙吸引了大批家长,他们都迫切地想找到答案。而专家的意见则是:在变化的时代做成长型的父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影说,《2017年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显示,超过6成的14岁儿童的父母表示孩子懂得更多的上网技能,与家长形成了数字代沟。这显示出一种后喻时代的趋势。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中曾提出过“后喻时代”,指晚辈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技能,给先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时代。
在“后喻时代”,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数字代沟”无形之间增加了家长不确定性的焦虑。但是,如果一味地将孩子与技术隔离开,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就像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中说的,在现代通讯、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境下,长辈只有虚心向小辈学习,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所以,李新影建议,作为家长,要辩证地看待技术,陪孩子一起去了解、去探索、去实验,通过反向学习,有度把控技术生活;通过技术结合趋势,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升个人灵敏度以及梳理同理心,进行针对性培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在信息与观点多元的时代,家长和孩子由于存在社交圈和信息渠道的差异,观念的差距更加放大,科学沟通也变得更加重要。亲子间客观存在价值观差异,可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家长要正视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并学会以尊重为前提的沟通。在沟通的技巧上,要与孩子站在一起,建立同盟式的亲子关系,共同管理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对待孩子游戏追星等爱好上,要学会尊重与理解这些爱好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而不要直接否定;另一方面要相信和配合孩子自控,与孩子建立一个共同管理的“度”,在“度”的把控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最终实现孩子的自我管理,与孩子共同成长。
交流用火星文语言 偶像是虚拟歌星
70后家长看不懂00后孩子
你知道什么是“中二病”吗?你明白“杰克苏”的含义吗?如果孩子管你叫“蛋白质”,你知道是褒义还是贬义吗?网络时代,70后、80后的家长们集体吐槽:家有“00后”,我们已经无法跟孩子沟通了!
“00后”成长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而且步入了个性表达和自我主张的重要人生阶段。由于成长背景和信息渠道等种种差异,父母在亲子关系中面临着亚文化隔阂、数字代沟、健康焦虑在内的一系列新挑战,这样的亲子相处,更呼喊父母的同步成长。
流行语看蒙
“70后”家长
“中二”即初中二年级的意思。顾名思义,“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杰克苏”是指影视剧里集各种优秀男人的特质于一身,无所不能的男主角。而“蛋白质”则是很多孩子抱怨父母的话,意为笨蛋、白痴、神经质。很多家长是通过百度,才明白了这几个词的意思。
除了这些流行语,还有火星文,也同样让家长们一头雾水。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或汉字拆分后的部分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
“☆╰⌒、 吔浒”其实是“也许”;“3Q得Orz”就是谢谢的意思,Orz是个图案,是一个人跪拜的样子,合在一起就是跪谢的意思……这样的文字简直让70后、80后的父母抓狂,在他们眼里,这可能根本就是一串乱码或打错的字,从字面上根本无法理解,可使用火星文交流早已成为00后们的习惯。
看到这些00后孩子们极具个性的流行语,很多家长都目瞪口呆,会不由自主地感觉自己已经“OUT”了。
孩子们也同样茫然和迷惑:自己跟父母在语言上已经产生了无法填补的代沟,让人哭笑不得。有网友说,自己发朋友圈说“笑尿了”,结果妈妈马上心急火燎地跑来追问“怎么这么不小心呢?”;有人在朋友圈发“我也是醉了”,爸爸的责备马上赶到——“学什么不好,学喝酒!”
孩子追捧网红
家长实难理解
小溪的妈妈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跟初中的女儿交流了。小溪认为自己是二次元少女,而爸妈属于三次元里面的人,他们根本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溪迷恋上了洛丽塔服饰,买了各种镶着宽大花边、蕾丝的洋娃娃似的衣服,头上还要戴上夸张的大蝴蝶结、兔耳朵。在70后的小溪妈妈看来,这种衣服顶多是上台表演节目时穿,穿着这样的衣服出门不可思议。
更让她不能理解的是,女儿还有两个偶像,名叫洛天依和初音未来。总听女儿念叨,她还纳闷,现在的明星怎么都取这么奇怪的名字?直到有一次,她搭朋友的车,听到车载音乐里面有这两个“歌手”的歌,才弄明白:原来这个洛天依和初音未来都是虚拟歌姬,歌声来自音源库,用的是卡通漫画的形象,有点像小溪妈妈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面的美少女战士。两个虚拟漫画人物,居然还能开演唱会,还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这简直颠覆了小溪妈妈的三观。
而且女儿还特别喜欢听“MC喊麦”。一开始,小溪妈妈也不明白究竟什么是“MC喊麦”,小溪也懒得解释。后来,小溪妈妈才知道,原来“MC喊麦”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说唱形式,虽然小溪妈妈也曾经崇拜过周杰伦,知道说唱和Rap ,可当她听了一段“喊麦”后,还是大吃一惊——跟着伴奏念“顺口溜”也能叫唱歌?
代沟难填:
对父母屏蔽了朋友圈
“时代在变化,技术在发展,新生代们喜欢的东西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我也能理解,也不会多加干涉,可是她的理想居然是当个网红!这一点我绝对不能接受!”在小溪妈妈的价值观里,孩子们的理想就应该是长大当个科学家、工程师、老师、医生……可是女儿竟然说她的理想是开直播、做网红,拥有千万粉丝!她不能理解。
可同样的,小溪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大人一定要逼迫自己当老师、当医生,凭什么网红就不能被崇拜?为什么每天必须按照妈妈要求的顺序和时间去做每一件事,自己又不是一个毫无思想的机器人!渐渐地,小溪对于妈妈的问话越来越懒得回答,应付妈妈的话也只剩下“嗯”、“行”、“知道了”。终于有一天,小溪妈妈发现,小溪的朋友圈变成了一条线——女儿把她屏蔽了。
即便之前有着无数的矛盾和争吵,但小溪妈妈也并没有太多的伤心,可朋友圈被屏蔽,却狠狠地伤到了她的心,她感受到一种排斥和不信任,她觉得自己在女儿眼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跟朋友们说起自己家的这些事,这些70后的老母亲们竟然有种同病相怜之感。腾讯新闻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他们统计了2671对父母和子女,试图了解当下中国家庭的情感联系。结果显示,62%的父母都在通过朋友圈了解孩子。与之相对应的,52%的子女却对父母屏蔽了朋友圈。
未成年人注册交友软件 随意设置就可突破年龄限制
交友软件18岁门槛形同虚设
当社会上还在为未成年人是否应禁用智能手机争论时,不可否认的是,手机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提供方便联系这一个好处,也不止存在沉迷游戏这一个危害。有些未成年人注册交友软件,踏入本属于成年人的交友领地;有些孩子甚至用微信互推好友的方式盲目扩大朋友圈,打开了一扇危险的大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未成年人通过手机APP、微信交友继而遭到他人性侵的案例。
案例
高中女生手机交友遭猥亵
几个月前,高中女生小雅通过一款手机交友APP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男生小涛,看着对方的头像挺帅气,小雅难免对他产生几分好感。隔着屏幕,两人的举止言行也少了顾忌,甚至有些暧昧的言行。在交友软件上没聊几天,两人就相约在一家大商场见面。
可是,见面不如闻名。小涛的相貌与交友软件上的头像相去甚远,甚至有些土气。小雅心里不快,对小涛爱搭不理,自顾自地在电玩区打游戏。
事实上,17岁的小涛是瞒着父母偷偷从外地跑到城里来打工的,刚找到了一份工作。手机交友成为他融入大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小涛对这次见面满怀期待,憧憬着发生一段美好的恋情。看着小雅打游戏的背影,他禁不住从身后抱了一下小雅。没承想,遭到小雅强烈反抗和厉声斥责。
小涛被小雅冷淡的态度浇了一盆冷水,再想着自己花了100元买币供小雅打游戏,心里更觉得亏了。于是,他孩子气地把对方的包藏起来,借此将小雅叫到地下车库,气呼呼地管小雅要100元钱挽回经济损失。
拿回了钱,小涛依然怒气未消。一时冲动之下,他将小雅推到墙上,伸手摸了一下对方的隐私部位。在刚被警方抓获时,小涛并没觉得自己这个举动能有多大事,更意识不到是犯罪。最终,小涛被法院以强制猥亵罪判刑。
虽说一个是被害人一个是被告人,但在办理这起案件时,西城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冯苗苗不免替两个孩子都惋惜。如果不是手机交友软件,两个未成年人的生活原本是毫无交集的。现在,一个被强制猥亵,留下心理阴影,一个初入社会就先入狱,某种意义上都是受害者。
“两个未成年人怎么能注册交友APP呢?”在办案的同时,冯苗苗对这个手机交友软件也多了几分关注。网上对这款软件的诟病也不少,其中一条就是年龄限制门槛低,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
就在小雅的案子发生后一个月,国家网信办针对网络音频平台乱象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这款软件也在下架整改之列。直到上个月,该软件才恢复上架,并提高了注册门槛至年满18周岁。
调查
虚报年龄注册缺乏监管
记者下载了涉案这款充满时尚噱头的交友APP,用户协议中已经用突出显示的方式提示:“如您未满18周岁,请您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软件及相关服务。”
记者用手机号进行注册,在完善信息的环节,页面上提示:“填写正确信息有助于匹配,我们将保护好您的隐私信息。”记者发现,如果填写的年龄未满18岁,系统会提示设置失败,无法继续。只要选择的年龄达到18岁,就可以通过。既不需上传身份证,也没有额外验证程序,就这么注册成功了,接着就可以选择与自己匹配的人聊天。
记者又注册了另外一款安装量超亿次的交友软件,虽然用户协议中并没有关于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但在注册过程中同样设有年龄门槛。无法选择不满18岁的出生日期进行注册,而随便选择一个达到18岁的出生日期,就可以注册成功。同样没有实质审核的程序。
冯苗苗检察官说,以年龄设置门槛,有助于防止未成年人踏入成年人的社交圈,接受一些不良信息或遭受不法伤害,对未成年人来讲是有利于对他们的保护的。但这种仅凭用户随意设置就可以突破的门槛,形同虚设。对于好奇心重,或者有实际需求的未成年人来讲,虚报年龄不费吹灰之力。而他们也很难真正意识到,拿着并不符合自己真实年龄的通行证进入成年人的网络世界,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记者了解到,此前有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中也暴露出了交友软件公司对登记注册的人员未进行身份信息核实,导致未成年人可以通过虚报年龄予以注册登录,存在管理上的巨大漏洞的问题,有的检察院还专门给相关机关发出过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网络交友平台的监督管理。
教训惨痛的案例和检察院的检察建议,都说明交友软件不进行身份核实,让未成年人可能遭受不法侵害的问题亟待破解。
冯苗苗检察官表示,上传身份证,甚至人脸识别这些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完全能起到验证身份,屏蔽虚假信息的作用。然而对这些软件企业来说,严苛的身份审核,必然会引起部分用户抵触,从而影响用户注册和使用量,企业当然也没有动力去做实质审核。
发现
微信二维码互推交友危险更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使用手机APP交友之外,在中学生中还传播着一种交友方式——朋友圈互推,即授权他人将自己的照片、微信二维码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进行发散式传播,孩子们以此方式迅速发展“朋友”,结识更多陌生人。还有的是互相推送,甚至花点钱让别人帮自己推。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讲,微信朋友通常都是家人、朋友和有工作往来、生活接触的人,且朋友圈带有一定私密性。除了微商和推销者之外,大多数人并不会随意扩散自己的二维码,敞开自己的朋友圈。
而未成年人热衷于这种比成年人还要开放,几乎不设防的交友方式,也把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在一起真实案例中,十四岁的中学生婷婷在课外补习班里认识了其他学校的一个同龄女孩,当婷婷得知对方的同学可以帮忙推朋友圈之后,出于好奇也提出想尝试这种交友方式。
在被人将二维码和照片以九宫格的方式推到朋友圈之后,主动通过微信跟婷婷搭讪的人果然多了不少。婷婷和其中一个男孩相谈甚欢。虽然父母对婷婷管束严格,学校也不允许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但婷婷还是逮机会就和对方聊聊天。在双方第一次见面后,婷婷报警称被对方强奸。后经调查,这名男子经常通过加微信好友的方式物色“猎物”。
据记者了解,未成年人因微信互推朋友圈交友被陌生人性侵的案例,远不止这一起。
交友软件的年龄门槛就算形同虚设,但终究还有个门槛,而微信推友可以说是毫不负责任。在警方调查中,那个客观上为婷婷和陌生男子相识搭了桥的中学生表示,自己跟两人都不熟,只是隐约有个印象帮婷婷推过好友。至于他们的真实身份、姓甚名谁更是一无所知。在帮忙推了好友之后,她早把两人的微信都删除了。
这名中学生经常帮同龄人在自己的朋友圈推好友,有的人甚至会给她发几块钱的红包让她帮忙推友,当对方加好友的数量满足需求后,她就删除推友信息。靠这种方式,她还能赚点零花钱。
“这种交友方式在成年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学生中很有‘市场’。”检察官助理施亮告诉记者,一些学生以自己拥有大量微信好友为荣,甚至互相攀比,急于通过这种方式打开自己通往成人世界的大门,以显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个人魅力。
但糟糕的是,孩子们觉得这不过是个认识更多朋友的方式,但在伺机而动的“捕猎者”看来,这种“开放”的交友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暧昧的信号。
建议
交友平台应进行身份实质验证
施亮说,很多未成年人的心理认知和生理发育不平衡,他们觉得自己和成人拥有了几乎相同的体格,就获得了走进成人世界的能力。但事实上,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程度、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却差的很远,很容易受到诱惑或伤害。
“网络在现代社会已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有伤害未成年人的可能,就阻碍社会进步,但我们可以让相关配套措施跟上。说到底,还是我们成人社会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有建立足够的保护机制,也没有做好有效的教育沟通,才让孩子暴露在危险之中。”施亮说。
冯苗苗检察官建议,应该通过行政强制性规定,至少是行业协会自律规则的方式,要求交友平台进行实质性的身份验证,比如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等,同时注重保护未成年人隐私。这不仅对未成年人是保护,也有利于减少其他网络交友犯罪的可能。作为互联网和软件企业,也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来,不能为了追求用户量和经济效益,对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苗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业监管部门更应该严格管理,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文中涉案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截至2018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 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近日,记者从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获悉,至2018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的问题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