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的初心
花香引蝶 李陶 摄最近,我又上了一次井冈山,又看了一次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看罢,久久不能忘怀。
其中,最感动的当数曾志大姐井冈山托孤的故事。
1928年4月,那一年,曾志才17岁,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
参加湘南暴动失败后,为了避开敌人追杀,她毅然上了井冈山,哪怕此时有孕在身。
井冈山上,没粮没油没盐,只能以野菜充饥,偶尔有南瓜。
有孕在身的曾志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还当上了小井红军医院党支部书记,大腹便便还跑这跑那,医治红军战士。
后来,曾志生下了一名男婴。其过程十分艰难,不仅三天三夜的难产,产后还大出血,经历九死一生。
最艰难的是,孩子还未满月,由于斗争需要,曾志就得随部队离开井冈山。
带走孩子不现实,怎么办?于是,就有了“托孤”一幕。
“大姐,孩子就拜托给你了!”怕再多看一眼又有了不舍,曾志把头扭向了一旁,被抱走了孩子的双手,却停留在空中许久不愿放下……
阔别23年后,母子俩终于在广州相见!曾志心里满是愧疚。
了解到儿子来发不识字,连名字都不会写,曾志挽留他留在广州。
淳朴的儿子来发拒绝了,他舍不得离开井冈山,情愿做一辈子农民。
1985年10月,儿子来发带着他的儿子金龙来北京探望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曾志。
在北京,孙子金龙要求奶奶曾志给他们家“农转非”,吃商品粮。
曾志没有答应,“说我们今天吃的饭菜都是农民种的,咱们家的孩子,更不应该搞任何特殊化,不能因为我身居高位而违反规定。”
金龙明白,在奶奶这一代共产党人心里,组织原则象征着党的生命,他们绝不会亲手去破坏。
如今,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有一尊曾志的铜像,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毛泽东的儿子能去朝鲜打仗,我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当农民?”
1998年6月21日,曾志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7岁。
亲属们遵照她的遗嘱办理了后事,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骨灰分埋在井冈山上。
看完演出,深深震撼,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热泪盈眶。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如今,全党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曾志大姐的事迹激励我们,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新闻推荐
新中国诞生1949年9月30日,刚刚闭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向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