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试释“奈邦”为“那般”

今日宣州 2019-09-04 00:33 大字

●倪合进

通行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北京第3版)三十七回有这样一句话:“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但是文本在“为此而难人”处作了校记——“为此而难人”,原作“为奈邦难人”,己卯、梦稿、蒙府本同。戚本作“为那些难人”,舒本作“奈那难人”。从甲辰本改。

也就是说,庚辰本原来的“不为奈邦难人”被通行本的整理者参照甲辰本改成了“不为此而难人”。到底是“不为此而难人”是曹公的原笔,还是“不为奈邦难人”是曹公的原笔?这里有必要作一讨论。

《红楼梦》文本中到处都有吴语(方言)的存在。对照《吴方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5年8月第一版),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例子。如:早起(早晨)、猴(爬)、旧年(去年)、对过(对面)、不犯着(犯不着)、不受用(不舒服或生病)等等。

北京大学陈熙中先生在《“割聘”试释——读红零札》一文中就庚辰本第十六回“下姑苏聘请教习”中的“聘请”一词进行了辨析。通行本(同上。该本以庚辰本为底本整理)后文的校记——“下姑苏聘请教习”,原作“下姑苏割聘教习”,“割”字点去,“请”为旁添,从底本改文。陈先生从吴语的角度论述了“割聘”才是曹公的原笔。

顺着这一思路,笔者认为通行本三十七回的这句话,庚辰本的原文就是曹公的原笔,无须从甲辰本改动,只需在文本下方注明“奈邦”即“那般”即可。“不为奈邦难人”中的“奈邦”是经典的吴语(方言)表达。“奈邦”是“那般”的近音字,“不为奈邦难人”即是“不为那般难人”的意思。方言中“那”字常常读“奈”或“耐”字音。《吴方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5年8月第一版)中“倪子(同‘伲子’)”(P400)条有《海上花列传》第六回:“雪香也笑道:‘耐是我倪子啘!,阿是要管耐个嘎?’”。该句的意思是“那是我的孩子,你要帮我多管着点。”“奈”和“耐”是同音字。王府本58回第2246页有“不好叫他,恐人盘诘,只得奈着”(程甲本同,P1580)。应该说这里的“奈”字表达是不准确的,庚辰本中“耐着”才是准确的。说明“耐”常常因曹公的书写习惯被同音字“奈”字代替。吴语地区类似的表达有:耐(奈)个东西!他嘴上讲得好听,其实不是好东西;耐(奈)邦人不是好人。因此通行本据甲辰本改成“并不为此而难人”是有待商榷的,应该为它正名。

其实,方言一开始是有音无字的。如方言“一陡”(音),在《吴方言词典》中有“伊笃”条,不知此“伊笃”与彼“一陡”是不是一个吴方言词语,如果是,词典的解释就有待商榷。《吴方言词典》“伊笃”条中把它解释为“他们”,同时举了两个例子。一是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第五章四:“要说到徐阿天和五姑娘,伊笃在那洞庭西山日脚过得蜜样甜。”二是《垦春泥》1982.7:“当年刘备多亏关公张飞来帮衬,伊笃舍了身家性命,一心保牢阿哥早日登基做皇帝。”从这两例来看,它们应该是一个方言词汇。但是把他解释为“他们”却较为不妥。方言“伊笃”或“一陡”应该是“一起”的意思,而不是“他们”的意思。如:你有号召力,他们伊笃(或“一陡”)来了;今天下雨,他们一陡都不在。因为前两例都出现了具体的“关公张飞”、“徐阿天和五姑娘”人物,所以作者省略了“他们”,词典的编著者以为“伊笃”是“他们”的意思,其实不然。

方言辨识和解释确实有一些难度,因为一个区域方言的语音就有很多种。崔盈科在《山西闻喜县之方言》一文中写道:

“山西峻岭重叠,交通极难,故在方言上,真是县与县殊;即在一县之内,岭上岭下,亦形为种种之不同。就大体区分:河东雁门区域,虽南北千余里,语言尚觉相近。惟太原潞安两属方言,差别特甚。闻喜县即春秋时曲沃之一部分,旧为平阳府绛州属县之一,现为河东道之属县。县境北为原地,南界中条山山脉,涑水东来,稷山西峙。涑水河一带,水井深度,仅十余尺,愈北愈深,有深度一百几十尺至二百余尺者,故闻喜一县之语音,至少也须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种。”(1929年《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9集第106期)

从这一段话来看,方言的复杂性可想而知。要想准确把握方言的意思,除了语音以外,还要考虑语境,不同的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吴方言词典中》中“死”字条是这样解释的:“走(骂人的话)。胡考《上海滩》:‘你到还会死进我的门的?’又如:一日到夜死出去,勿晓得勒做啥。”其实在方言中“死”就是骂人的话,不一定就是“走”的意思。如:你死在这里干什么?;你个死东西!这两例句中“死”字不用完全能讲得通,哪里有“去”的意思。因而《吴方言词典》只能在研究中作参考,不能奉为圭臬,因为《红楼梦》文本中很多吴方言在词典中都找不到。如“黑早”(昨天的意思)。研究吴方言还是要多接地气,多多开展实地调查,不能仅仅从书本中找例证。

曹雪芹大约是在十三岁离开金陵的,那时他的乡音应该已经形成,因此,研究《红楼梦》一定要重视古代的“江南省”,更要重视接地气的吴方言,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多还原曹公的原笔,并为此正名。

新闻推荐

AWS副总裁:会对IoT更多投资 中国初创公司有雄心壮志

AWS副总裁SwamiSivasubramanian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在8月29日下午举办的一场小范围媒体交流会上,亚马逊云计算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