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惠及广大职工群众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新疆兵团:活力在改革中迸发
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三坪农场的西红柿、油桃、蟠桃等果蔬陆续成熟,前来采摘游玩者络绎不绝。
这一变化,得益于新疆兵团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一系列举措。2017年1月,中央出台文件,对新疆兵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进行全面部署。当年6月,新疆兵团党委确定在第六师五家渠市进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整师推进试点。重塑体制机制,兵团的特殊优势和发展动力正充分释放。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新疆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旨在壮大实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
近年来,新疆兵团开展了土地确权颁证、团场机关事业单位纳编定岗、国资国企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实现团场政企政事政资政社分开,奠定了新疆兵团党政军企规范高效运行的基础,维稳戍边的看家本领进一步增强。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以来,新疆兵团从严格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入手,积极稳步推进团场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认真核查人员编制底数,为改革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兵团148个团场完成机关事业单位纳编考试竞争上岗工作,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超编、混编和管理不规范问题得到解决,团场机关财政供养人员由改革前的13008名精简到5461名,减少58%;团场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由改革前的23521名精简到6951名,减少70.4%。
“推进团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纳编工作,打破以分选人、以人选人的模式,树立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新观念,打破了团场干部一岗终身的格局,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兵团党委团改办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6月,兵团第六师一〇二团四连“两委”选举启动,至9月1日选举产生该连党支部委员会。9月28日,兵团连队管理委员会选举观摩现场会在该连召开,现场选举产生连队管理委员会委员5名。支部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任指导员,副书记兼任连长,委员兼任副连长。新上任的“两委”班子主动作为,带领职工深挖发展潜力,采取“种植+养殖+三产+庭院经济”经营模式,不断拓宽职工增收渠道,职工年增收5000元至8000元。
据统计,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连队整合为1851个,其中全民所有制连队1755个、集体所有制连队96个。截至目前,全民所有制连队全部完成党支部委员会选举,完成连队管理委员会选举的1744个。连队管理人员由15333名减少到10025名,下降了34.6%;“两委”成员35岁以下的4420名,占比44.1%;本科及以上人员3172名,占比31.6%。
主动作为强化服务能力
“多亏连队‘两委’的帮忙,要不然今年的葡萄树就要旱死了!”日前,职工邹培胜赶到十二师三坪农场五连办公室,拉着五连党支部书记董忠年的手再三道谢。
前不久,邹培胜所在的灌区水井外接阀意外损坏,导致水管堵塞,无法正常浇灌,这可急坏了他。当时正值葡萄树灌溉用水的关键期,加上高温天气,如果不及时浇水,葡萄树很容易被晒伤。
得知消息后,董忠年立即带领连队“两委”委员抢修。整整一天一夜,“两委”委员轮番上阵,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好了水井。
董忠年告诉记者,改革后明确要求连队不再直接管理职工生产经营,看上去好像“事少了”,其实对连队“两委”的要求更高了。“只有主动改变工作方式,做好服务,才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以前,我们有啥事儿,都去找连队干部;现在,‘两委’委员主动上门,询问有什么难题。”提起连队“两委”委员,三坪农场六连职工李玉霞心里暖暖的。在连队“两委”委员的帮助下,去年她通过网络将自家的熊蜂牛奶西红柿卖到了北京、温州等地,收入突破20万元。
记者注意到,兵团各级工会围绕兵团党委“惠民工程”等发展目标,组织实施职工自主创业多元增收示范项目。积极承担牵头组织、政策落实、服务保障、骨干培训、典型宣传、市场开拓等具体工作,扶持农工专业合作社,帮扶困难职工实现增收脱贫。共计立项实施113个兵团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分配贷款贴息资金1500万元,核准贴息的贷款额共1.932亿元,扶持示范户2562户,示范户年均增收约3万元,示范带动6132户职工增收。
职工搭上致富“快车”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更多群众加入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大家收入提高了,比啥都实在。”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二连党支部书记周亚说。
今年48岁的周亚,当了十几年的党支部书记,改革后干部身份没有了,“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但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稳步推进,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为了连队发展和职工致富。虽说干部身份没了,可发展空间变大了。”
去年,周亚带领6户群众申办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逐鹿田园特色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了32头梅花鹿。当年,每公斤鹿茸卖了5500元,平均每头鹿获利6000元。
人心齐则士气足,士气足则百事兴。十二师各团场连队通过成立合作社实现“抱团取暖”,让不少群众搭上增收致富的“快车”。截至目前,十二师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社70家、社员960多人。
2018年8月1日,一师五团3个奶牛场在沙河建融公司的牵头下合并成立了天润建融牧业公司。按照协议,股东赋予3个奶牛场更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团办企业改革之初,3个奶牛场每天鲜奶产量在60吨至70吨之间,现在每天都保持在80吨以上;小牛的成活率之前是60%,现在几乎是100%;员工工资增长40%以上。”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数据的背后,是职工满满的收获感。
新闻推荐
日前,“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昭通”书画精品展,在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书画室开幕。据了解,此次书画精品展所展出的大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