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人与动物,或人之为人 读《遭遇阿甘本》■晓林子悦

四川政协报 2019-08-20 11:48 大字

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一兵教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吉奥乔·阿甘本研究者。《遭遇阿甘本》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综述论著,涵盖阿甘本哲学的方方面面。对我来说,我主要对其中的一个部分,即人与动物的关系感兴趣。

阿甘本在作品《敞开:人与动物》的扉页引述乔治·路易·布冯的话:“如果动物不存在,那么人的本质将难以理解。”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的话:“不过人们需要它们,需要从它们的本质中得出实验性的知识。”阿甘本擅长汲取古典哲学与身边的哲学伙伴的营养,布冯和阿奎那的话点亮灵光,而乔治·巴塔耶的“兽首文艺学”则是他的讲述的一个起点。

巴塔耶痴迷于拉斯科洞窟的壁画。原始人类所制造的不寻常的人像,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半人半兽的或者千奇百怪的。巴塔耶说,当我们审视人类的起源时,应当分析人类面对动物性时的态度与行为,身处驯鹿时代的人类已经拥有因动物性的存在而产生的羞耻感,而文明所带来的压抑的沉重感又会让人们想要回到充斥着野性、黑暗和令人着迷的动物性的世界中去。这种双重矛盾促使艺术的诞生,也造成永恒的人的灵魂纠葛。阿甘本突出了兽首裸人的形象,引出我们时代的一个哲学之谜,即现代性的人与动物性的生命的关系。

阿甘本有充分理由把动物与人一起放置,思考、追问并作为镜像者来展开论述。“人与动物”在西方哲学里久远且重要。通过欧洲神话有关水妖宁芙的描述,阿甘本找到了思考的出口。宁芙是介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存在,只有与男人交合并生下他的孩子,才能获得魂,才能永生。在现代语境里,阿甘本重塑了宁芙神话的内涵,指出人性与动物性融合的可能,并且将之扩展为“影像”的隐喻。神话是让宁芙与人类交合而获取意义,而影像则需要寻求自己的符号、语法和表达原则,这些都需要与人本身的结合。

这种怎样看见“未说出之物”的构境范式,也表明了阿甘本采自福柯的哲学考古学谱系。在福柯看来,科学家、哲学家的所思所想远不及那些构成他们思考的历史语境的潜在结构重要。福柯在《词与物》里引述博尔赫斯的动物归类法(“属帝王专用”“散发香味的”……“目前分类已包括的”……“远看如蝇”等类别),该归类法据说源自某神秘的“中国百科全书”,而读者的反应都是,“根本不可能那样去思考”。然而,对于16到18世纪的欧洲人来说,他们对于中国的想象就是这般古怪。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思维是完全有可能的。

张一兵指出,作为海德格尔的弟子,阿甘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往往基于很深的哲学存在论思维。阿甘本阐述语言怎样沦落成物性的工具,外在性颠倒为伪主体,人类幼年的无言经验、非生产性的姿态等人类内在性的丧失,则成了他主要反思人的潜能本质缺失的内容。比如,阿甘本说,无法见证和不能言说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要在奥斯维辛现象中捕捉的未到场之物。人之非人,在历史终结之处人的消失,现代世界当下的许多状态,都在揭示人回到动物的可能性。

“敞开”是袭承并发展海德格尔的存在与世界的概念之一。海德格尔预期了某种动物及其环境的东西:“我们被物占据,即使不是在物之中完全迷失,也常常沉浸于其中。”阿甘本认为,就人类机制每次在人与动物之间抉择所生产出来的人性意义而言,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仍然还没有摆脱困境,而人类本真思想的根本性凝视,可以形成“敞开”,让所有存在物都能得到解放。人与动物、世界和环境的关系,标志着一个重要领域的边界。人怎样对待动物,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预设与参照、敞开与封闭,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先决条件。

新闻推荐

2019 年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在河南开幕

8月18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进行文艺表演。当日,2019年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举行。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