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晚清官场的洋人

大众日报 2019-08-16 09:41 大字

□林振宇

1860年的中国风雨飘摇,古老的中华大地日渐萧条,鲜有生机。就在那一年的夏天,北京阴雨连绵,晚清王朝历经两次鸦片战争,走向衰败,气数殆尽。这时候,海上来了一伙强盗,一个叫英国,一个叫法国,他们的利舰乘虚而入,意图再次掠取更大的利益。在李书纬的新书《晚清官场的洋大人》开篇中,向我们讲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剧目,那么晚清的这出戏上演的绝不是喜剧,它是整个剧目落幕的尾声。在剧中,有以慈禧太后、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主要人物,也有一些鲜为人注意的配角,他们是一群外国人,却活跃在大清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并以“中国官员”的身份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群体。

令人不解的是,中国人例来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心理,那么,为什么这些外国人会进入清政府的官场呢?究其原因,晚清政府当时内忧外患,一方面是太平军起义,攻陷了很多城池,已经威胁到了清朝政权;另一方面,侵华列强用坚船利炮一次次打败清军,使其屈辱地签下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还洗劫并烧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使清政府认识到必须“师夷制夷”,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所以,清政府选择“借师助剿”,利用列强来剿匪、稳固政权是一种必然;而要“自强”“求富”就得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就有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正是在特定的形势下,清政府无论是外交还是改革,都需要雇用洋人,力图维持王朝统治秩序,这就给赫德、德璀琳、华尔这样的外国人创造了被雇用的机会。

在这些洋人中,既有传教士、外交人员,也有军官,他们都是一群很有争议的人。如赫德,是英国北爱尔兰人,自19岁起先后在英国驻宁波、广州领事馆担任翻译,也曾参与了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后受英国政府之命到海关税务司工作。他向恭亲王奕?建议购买炮舰、巡洋舰和先进武器装备,组成一支精锐的舰队,来镇压太平军与海盗,制止走私活动,恢复社会秩序,得到奕?的支持。他的最大贡献是在任职大清海关总税务司45年期间,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杜绝了清朝腐败制度下贪官对海关的扰乱。再如华尔,来自美国,有过一段“海盗生涯”,出于自身的利益,他来华组织了“洋枪队”,镇压可能威胁到上海的太平军,保护在上海的外国侨民。华尔还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大清国籍,接受中国朝廷授予的官衔和荣誉。

该书从大量的史料中剥茧抽丝,第一次全景式再现了官场洋人们在晚清中国的历史全貌。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的真相,更让我们认清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

《晚清官场的洋大人》

李书纬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新闻推荐

智能门锁可靠吗

出门不用想着带钥匙,回家输个密码、录个指纹、或者人脸识别一下就能进门……这样的智能门锁,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人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