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半月谈:让规范招生更取信于民 首先要对“超级学校”动真格

半月谈 2019-08-14 15:24 大字

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近期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再次对义务教育阶段规范招生提出了严格要求。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以一套组合拳,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中小学花样繁多、灵活变通的违规招生路子全部封堵。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多地对规范招生三令五申,但“一边大力喊禁一边偷摸进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名校声称不考试,却由培训机构偷偷代考;一些培训机构成了名校的“招生代言人”,临时发通知,屡次换考点,学生家长跟着“打游击”;还有一些学校搞“精准”录取,打着“校园开放日”“冬令营”“素质测评”等名义变相掐尖……

记者在基层采访时,曾有教育工作者由衷感叹:如果再任由这种择优风发展下去,“掐尖就快要掐到幼儿园了!”

五花八门的“秘考”背后,是一些学校明里暗里、直接间接打起了生源争夺战,而这场争夺战的主力,往往是名校。这种“盛况”,被描述为“每逢招生季,名校掐尖忙”。

在保“名”冲动驱使下,一些“超级学校”像抽血机一般,吸纳了全市乃至全省的优质生源。

中部一个省会城市的相邻区县,在一场毕业考试后,这个县前10名的学生有7人去了省会名校。因距离“超级学校”仅两三个小时车程,这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县,近年来教育质量始终无法实现突破。当地教师将这种现象比喻为虹吸效应,称其为教育资源的“劫贫济富”。

生源大战“劫贫济富”的背后,是不少名校仍秉持着掐尖思维。它不仅催生了违规课外培训等副产品,加重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导致“一边喊减负,一边忙补习”的怪圈;同时,无形中挤压了数量众多、更为普遍的非名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长远来看,名校掐尖是对教育生态的破坏。

选拔和评价机制,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如果指挥棒拿不稳,改革就会沦为“纸上空转”。人们都在关注,指挥棒的尖端指向何方?“超级学校”能不能首先做到规范招生?

要让规范招生不仅是口号,更取信于民,首先就要对“超级学校”动真格。

一个隐形难题在于:一些名校往往在地方上拥有强势话语权。校长手中的资源、占据的地位,有的甚至可与教育局局长“争锋”。对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严格监管“超级学校”,需要更强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手腕,需要跨过不少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关卡。

首先,地方政府应改变被“升学率”“状元”支配的思维方式。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眼里,“超级学校”不仅是学校,更是金字招牌;升学率和状元不仅是成绩,更是政绩。只有摒弃私心、功利心,真正从教育生态的改善和长远发展出发,才能做到一视同仁。

其次,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应以身作则,警惕特权。只有“不吃、不拿、不写条子”,管理才能硬起腰板。一些地方的“超级学校”之所以管不住,一个隐性原因在于学校与管理部门、地方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层联系。对一些名校而言,学位就是资源,“条子生”名额正是换取特权的砝码。只有不搞特权、拒绝步入与名校资源互换的链条中,管理才有底气。

规定有了,禁令在了,如果掐尖还是禁而不止,首先伤害的就是教育改革的公信力。只有管住了“超级小学”和“超级中学”,规范招生才能真正树起样板、立起威信。

公平与均衡,是教育发展的长期课题,更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盼。“一家独大”或“几家独大”的学校格局,只会让公平与均衡之路越走越窄。

(原题为:《规范招生,就要对“超级学校”动真格》)

新闻推荐

狂相毕露时 亡已不远矣

重庆保时捷女车主当街被反掴一事有了最新进展。8月12日,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通报了对此事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对涉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