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切不可让“土特产”变了味

德阳日报 2019-08-14 09:24 大字

□曲三(旌阳)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生根,明目张胆送钱的情况有所减少,而一些所谓的“土特产”却仍然屡禁不止,并异化成为新的权钱交易工具。(8月6日《检察日报》)

“土特产”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标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虽“土里土气”,但却饱含浓浓的风土人情。我们出门走亲访友,带一点“土特产”作为礼物,本是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传统,也是人们增进亲情友情的好方式。然而,现在某些人却为了谋取私利,把“土特产”变成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工具,让“土特产”彻底变了味。这种风气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据报道,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特别爱喝酒,且只喝年份茅台,有求于他的人就送酒上门,家里名酒堆积如山。在他落马前的半年内,他老婆将家中上百瓶名酒倒入下水道,据估计,倒掉的名酒价值数十万。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喜欢普洱茶,一些人就投其所好用高档普洱来贿赂他,沈培平落马后,家中搜出了大量价格不菲的普洱茶,其中还有一筒标价超百万的顶级普洱茶。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名烟名酒名茶,乃至紫砂壶、玉器之类价值较高的“土特产”,往往都成为一些官员落马的“导火索”。古语有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官员如果不注重自身的洁身自好、防微杜渐,不树立人际交往中的“防线”意识和“底线”意识,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最终倒在所谓“土特产”的围攻之下。

更何况,“土特产”并不一定就真的很“土”,部分行贿者往往挖空心思,以送“土特产”为幌子,行送钱之实,像什么“月饼盒里装现金”“水果蓝里面装黄金”“鱼肚子里面装钱”等等,都是出现过的案例。像这样的“土特产”,更是已经完全改变了性质,尤其需要引起警惕,一旦收下,就落入了别有用心之人布下的陷井,成为他们围猎的对象,难以回头。

因此,“土特产”看似是不起眼的“小礼”“小节”,但却可能成为官员们犯下大错、失去“大节”的起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慎独慎微”,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随时提醒自己保持定力和初心,不要让变了味的“土特产”把自己拖入深渊。

新闻推荐

教室变迁“三重奏”

暮色浓重,明亮的灯光下,一杯热茶氤氲出黑夜里的温馨,不禁让我思绪翻飞。作为一个80后,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出生便沐浴在改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