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博物馆不是让孩子解放天性的游乐场

南国早报 2019-08-06 15:49 大字

朱慧卿/漫画

漫谈万象

□湖北张西流

近日,一张有关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太多:“不给吃东西,又不给孩子跑,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据《广州日报》8月5日报道)

时下正值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许多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去逛博物馆。不少与博物馆相关的不文明行为也随之被曝光。一些“熊孩子”在博物馆里追逐打闹、大声喧哗、随地大小便甚至损坏文物。这不仅干扰了其他参观者,也破坏了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和神圣感。

那名质疑广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太多”的留言者是成年人还是小孩,目前还不好说。但其观念有待商榷,因为在博物馆里吃东西和乱跑乱跳并不等同于“解放天性”,博物馆也不是让孩子解放天性的游乐场所。

“熊孩子”的产生根源在于家长。正因为一些父母不以身作则遵守文明礼仪,加上对孩子纵容,才会有“熊孩子”出现。

话又说回来,“熊孩子”大闹博物馆,也是在倒逼博物馆服务多元化。

博物馆该如何应对部分淘气、好动的儿童参观者呢?除了采取标语提示、文明督导、工作人员巡视等寻常措施外,还要辅之以必要的惩罚措施,让孩子们逐步培养起博物馆礼仪。

同时,博物馆还应重视培养儿童对展品的兴趣,并设计出符合儿童天性的特色展览项目。

时下,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仍然以视觉体验为主。那么,博物馆能否加大可触摸展品比例,来满足孩子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呢?

法国卢浮宫珍品如云,名画是不允许参观者触碰的,但它有可触摸画廊供人们体验;旧金山的科技探索博物馆,大多数展品都可以让孩子动手参与。而让孩子动手参与,让他们懂得哪些展品可以触摸,哪些不能触摸,则是保护藏品、学习博物馆礼仪的一种有效训练。

新闻推荐

“江西鹦鹉案”二审再开庭:被告人认罪悔罪 一审曾被判两年

2018年,江西鹦鹉案买家邱国荣以非法收购、出售濒危野生动物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一万元。邱国荣不服判决,提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