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生长在白山黑水的红色沃土,战斗在大漠戈壁的任务前沿,奋进在强军兴军的时代征程 特战尖兵李玉峰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7-30 02:50 大字

有这样一位战士,他生长在白山黑水的红色沃土,战斗在大漠戈壁的任务前沿,奋进在强军兴军的时代征程。他就是武警黑龙江总队某支队特战大队大队长李玉峰。

入伍17年,李玉峰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第18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获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2017年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黑,真比其他战士都黑!”第一眼见到李玉峰,记者与同行的人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采访中,坐在战友中间的李玉峰,明显比身旁的战友黑了一度。

日晒、风吹、雨淋、雪落,这些都是特战尖兵李玉峰训练时的背景。日复一日的训练,李玉峰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他看来,训练场上不玩命,战场就会丢性命。

李玉峰曾在日记中反思,究竟什么是打赢制胜的能力,是什么能够让人在临危关头,头脑清醒、反应迅速、果断射击?

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这是军人特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多年接受部队教育培养的结晶;而坚定的意志是日复一日、艰苦训练后积累起来的巨大能量。前者给了我据枪击发的勇气,后者给了我一枪毙敌的信心。”

刚入伍时,李玉峰的身体素质并不出众,新训时因为身体协调性差,隔三岔五被班长单个教练。可是李玉峰没有气馁,他主动请教,刻苦训练,一个月下来,作为训练尖子入选示范班。当兵的第二年,李玉峰就被选拔到素有“老虎突击队”威名的特战中队。

刚到中队,他就认识到了差距,面对中队“忠勇、精武、使命、荣誉”的队训,李玉峰下定决心: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为了能成为优秀的狙击手,李玉峰坚持每天据枪5小时;别人打人头靶,他打鸡蛋、乒乓球。晚上在微光下练穿针眼、用针穿大米、分挑五色豆……尤其是在无依托据枪训练中,很多战友为了防止手肘磨破,陆续戴上了护肘,而李玉峰从来不戴。

“成了党的人,一辈子跟党走。”这是李玉峰在日记本上写下的话语。

出生在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赵尚志的家乡,李玉峰从小就立下志愿,要当兵,要当一名红心向党的好兵。

在老家辽宁北票,父母一直保存着他小时候戴过的一顶帽子,那是一顶仿制的军帽,虽已陈旧褪色,但帽中心的那颗红星却格外闪亮。2002年,年满18岁的李玉峰报名参军,成为武警黑龙江省总队的一名新兵。

入伍以来,李玉峰出色完成赴西部驻训、“陆氏四兄弟”特大犯罪团伙抓捕、三江流域抗洪抢险、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火灾扑救等急难险重任务近60起,带队成功处置3起严重暴力事件,为维护社会和谐安宁、保卫人民美好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玉峰说:“祖国的召唤,就是我们的使命,守不好大的国,哪来小的家。”

李玉峰从一名新兵逐渐成长为特战尖兵,现在已经成为官兵眼中的“金牌教练”。他带领官兵先后创新战法训法10余种,带出近50名特战骨干,其中多人立功受奖、考学提干。

李玉峰始终把训练场当战场,把训练当实战,从难从严磨砺精兵。李玉峰带过的战士都坦言:“大队长的训练标准近乎严苛。”

正是这样的严格训练,让战士刘庆涛捡回了一条命。队员刘庆涛曾奉命率队处置一起暴力事件。战斗中,突然一名暴徒窜出,挥舞砍刀向他疯狂地扑了过来,此时他的子弹刚刚打光,千钧一发之际,刘庆涛边后撤边快速更换弹匣,抬枪一举将暴徒击毙,带血的砍刀从他身体左侧滑过,“咣啷”一声砸落在脚下,哪怕再慢0.1秒都可能性命难保。

刘庆涛说,正是李玉峰平常进行严格训练,将“绝对快、相对准”的理念贯彻到平时的训练之中,他才能做到快速更换弹夹,一击制胜。

李玉峰爱钻研、爱创新可是出了名,在担任器材保管员一职时,李玉峰做到了“一口清”“问不倒”,被战友们称作特战装备“活字典”。

2017年,一场反劫持演练结束后,侦察员在归还软管窥镜时,嘟囔了一句:“这个老家伙既笨重又不好使。”李玉峰赶忙拉住他问个究竟,原来因为软管窥镜连着显示屏,整个装备挂在人前面像个孕妇,不利于侦察员攀登作业。

李玉峰了解情况后,大胆设想把主机和显示屏分拆开来,合理放置在战术背心的各个口袋中,通过电路相连,形成了背负式软管窥镜,大大方便了侦察员携行作业。

除此之外,他还探索研发出多项创新成果,大大提升了官兵执行任务的能力。

白山黑水,孕育了革命军人的壮志豪情;大漠戈壁,锻造了处突特战的尖刀利刃。李玉峰用青春和热血诠释赤胆忠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为祖国书写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彩篇章。

新闻推荐

余村与庾村

□杨力在当今中国美丽乡村的版图上,有一个地方是令人心向往之的,那就是余村。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