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的味道
十年再回首,当年求学津门的过往恍如昨日。
津门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这样的味道不仅可以用味蕾来感知,还可以用记忆的年轮、行径的步履、异域的风情和嬗变的思索来感触。
第一次到津门,从时令上说已是初春,但并不是“春寒料峭”,而是很少有人提及的下一句——冻杀年少。初春的津门,依然飘零着寒冷的气息,“春”字也只是在“节”里过了一回。校园里梧桐树的枝丫,早已冻得枯黄瑟瑟。本是让人高兴的下雪这件事,也因为干冷,雪落在了地上,就像细细的面粉,单薄而干涩,缺少了晶莹和飘落之美。最令人生畏的是风,有时像极了一头没有驯服的野马,狂奔乱舞,肆无忌惮。一次,遇上大风天气,我行走在校园。此刻,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顺风而飘、逆风而止”。这样的“冷”、“风”,也算是津门的味道吧。
距离产生美,但这一次是近距离产生的美。学校图书馆离住所仅百米左右,这里的每一个“点”——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里,都有我津门求学的精神支点,美化了我的精神世界。
从图书馆借阅的第一本书是军旅作家王树增的《朝鲜战争》。在这本书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浩然正气和洒尽热血、拼死冲杀的战斗精神。最终,他们赢得了胜利。雄赳赳、气昂昂,跨回鸭绿江;他们赢得了荣光,成为最可爱的人。
巧合的是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碰上学校邀请王树增来校作专题讲座,而且主题也是围绕他写《朝鲜战争》时的所思、所感、所获。在他的讲述中,当年长津湖畔、上甘岭上、汉江两岸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战斗场景,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聆听者。现在想来,津门的味道,又何尝不夹杂着这弥漫的硝烟和大无畏的气概。
在津门求学的那段日子里,我无数次逡巡于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寻找历史的味道。所谓的五大道,即以东西方向并列的常德、重庆、大理、睦南和马场为名的五条主要街道。想要了解津门的近现代史,不可不来。这里,有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同建筑风格的房屋两千多栋,多为当时各国租界的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同时,这里也有众多的近现代名人故(旧)居,如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学良、张伯苓、张自忠等的故居。当然,自由道上的那幢浅灰色二层小楼——饮冰室,它是中国近现代学者梁启超每天伏案创作的地方,早已声名远播。
塘沽,位于津门的东部,是津门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在津门求学的时候,天津主城区与塘沽之间已有了快捷通道,即津滨轻轨。我每每约上三五好友逛一回塘沽,既体验了轻轨的激情与速度,又感受了塘沽的新貌与多姿。
来到津门,不得不尝的味道一定是十八街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这两样美食,既是津门标志性的传统美食,也成了我津门之行探觉味蕾的首选美食。再加上津味十足的方言叫卖声,早已馋涎欲滴。
津门的味道,远不止这些。
张建明
新闻推荐
1949年7月,为了庆祝党的28周年生日,也是为了表明我们党已经立足城市并开始在城市领导未来新中国的建设,北平、天津等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