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苏东坡的温度
衣若芬教授提出了“文图学”的新视角来解读东坡书法。“文图学”视角正是试图冲破单一学科的壁垒,以苏轼及其书法作品为中心,深入探求书迹的生成机缘、文本内涵、流传脉络、接受影响等。通过作者的透彻解读,“东坡的书艺”与“书艺中的东坡”紧密交融,苏轼不仅仅是书法史上的一个坐标,其书迹本身在千年时空中的散播辗转便已成为一脉文化星河。
《书艺东坡》分“墨韵”“余芳”上下两卷,上卷聚焦品析苏轼的创作意涵,下卷则侧重谈后世的接受影响。在存世100余件苏轼书迹中,作者精心选取了《天际乌云帖》《黄州寒食帖》《李白仙诗卷》《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等五件颇具特色的作品,依书写年代排列,其中最早的《天际乌云帖》约书于熙宁末至元丰年间,而最晚的《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则是苏轼临终前数月所书。五件书法作品的时间跨度恰好涵盖了苏轼文艺成就、思想境界最高的后半生20余年,地域范围上则串接起苏轼在杭州、黄州、定州至岭海的“平生事业”,而书写内容又囊括了中国书法最主要的三种文字来源——书信尺牍、他人诗文、个人诗作,作者选材之精心,由此可见一斑。
在对五件书迹的专题研究中,作者尤其注重探求作品的“生成机缘”:苏轼是在怎样的时空背景下书写该作品?引入“文图学”视角后,作者将书迹的文字文本、书法线条、相关历史文献乃至物质载体融合考察,多有新颖的发现。以备受关注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为例,过往研究者或从笔法本身入手,认为该帖书风与苏轼在元祐初年的书法风格相近,遂推定是元祐年间苏轼写于京师的作品;或根据卷后“右黄州寒食二首”七字判断这是苏轼在元丰末年离开黄州后追忆黄州诗文所书。而本书作者通过综观《寒食帖》的结字行气,与苏轼其他书迹以及南宋版《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所收录的《寒食雨二首》文本相比照,提出了《黄州寒食帖》可能是“诗稿”的观点。我们今日读到的《寒食雨·其一》“何殊病少年”在《寒食帖》中有明显的添改痕迹,此句可能原作“何殊少年子”。然而“诗稿”的意义远不止于提供了一句《寒食雨》诗的异文,更鲜明直观地展现了苏轼当日贬徙黄州的精神世界。透过《寒食帖》书法,我们才发现苏轼当年竟是用恣放张扬的笔法书写下这两首沉痛的诗句。如果说诗句文字尚是东坡精神世界的“表”,那么书法线条则直露传达了其“里”。低沉的诗意以激越的笔画道出。作者引述了苏轼于元丰六年为友人傅尧俞所书《前赤壁赋》的卷尾自识,提醒读者注意苏轼在黄州期间不便将作品抄录示人,因言获罪的阴影仍笼罩着他的心灵,而《寒食帖》很可能是苏轼自己深藏的稿本墨迹,由此更容易体悟“也拟穷途哭,死灰吹不起”的郁结。
苏轼曾自述“我书造意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种“无法”或许对后世从笔法上研究、学习“苏体”造成了颇多障碍,但在“文图学”视角下,正因为苏轼“点画信手”,将书法作为表达真实情感的寄托,心境直接流露笔端,故而其书迹成为了绝佳的研究范例。除却《黄州寒食帖》,本书选取的其他四幅书法作品同样直接反映了苏轼书写时的独特心绪。如同属苏轼生命中最后一年的书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卷》便与大约五个月前所写的《渡海帖》笔势多有不同。前者是苏轼答复后辈谢民师关于文章写作疑问的书信,也是苏轼对自己一生文学创作观念的精华总结,书迹沉稳持重,笔力老健,结体平顺齐整,对后辈谆谆教诲的宗师气度跃然纸上。后者则是苏轼即将离开海南前留给友人的书札,虽然同样具有苏字斜向右上的一贯特色,但笔势苍劲纵横,沉着痛快,尽显与故人后会难期之情。
谢雨婷
新闻推荐
前不久,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成为江苏首个自然遗产,填补了国内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这使得盐城这个江苏海岸线最长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