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青海钻井公司通过改革用人机制、加强野外作业后勤保障、完善业绩考核办法等举措,让职工感受“家”的温暖 “‘家+’文化落地,戈壁不再遥远”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7-18 02:53 大字

“板房密封性能特别好,里面有电视、空调,还可以上网,工作之余还能熬制奶茶……今年,钻井队野外工作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企业‘家+’文化建设的落地落实,让戈壁不再遥远。”这是西部钻探青海钻井公司70514钻井队藏族队长伊万平日前与同事聊天时说出的一句感慨。

近年来,西部钻探青海钻井公司工会着力开展“家+”文化建设,融入价值观、人情味、总目标,让职工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合同工、劳务工都有机会参加竞聘

在钻井作业平台,30585队技术员赵玉娇总是忙个不停。“自从担任技术员一职后,赵玉娇对待工作的态度与过去完全不一样。”30585队队长谢元说。

青海钻井公司经历多次重组,职工来源多样。“注重德才兼备,突出职工的能力和技能,提高了职工钻业务、提升技能的积极性。”谢元说,企业用人机制的转变,促进了“家+”文化落地生根,与职工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

“合同化员工、市场化用工,以及优秀的劳务用工,均可报名竞聘井队管理干部。”今年3月,青海钻井公司通过改革,在内部打破身份界限,全员公开竞聘井队正副职和技术、电气、钻井液、机械工程师,选拔了26名正职、19名副职和27名专业技术工程师。

在科学公平的用人机制下,职工生产积极性被大大激发。截至6月初,该公司今年已开井201口,完井179口,进尺达到36.31万米,比去年同期多打8万米。

井架工穿上了电热背心、护膝

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3000多米的狮63井,钻探难度非常大,井深、高温、高压、高硫、漏失、溢流等钻探难点在这口井上集中体现。因此,平稳处置溢流是保证安全钻进的关键。

5月18日,钻井液配置工作全面展开。为保障狮63井钻探任务顺利完成,青海钻井公司给予70514队充足的后勤保障,抽调了专职厨师,饭菜变着花样不重复,还及时给职工开小灶,给体能消耗大的职工补充能量。

“在高原戈壁随时可以洗热水澡,身体不舒服找队医,洗衣房、环保厕所、纯净水、鲜活的盆栽花卉配套到施工板房……公司的点滴关怀举措让我们心里倍感温暖。”职工张晨说。

50618队队长张根生介绍,开工前,公司提前购买了感冒灵颗粒、大青叶片等15类常用药品,发放到各钻井队,在一线钻井队建立了“健康角”,并配备电子血压计、电子体重秤及员工健康提示卡。

狮63井开钻以来,处理了近百次井下复杂情况,公司在生活保障和物资供应上想尽办法,让职工更有力量面对困难。

“高原戈壁的冬季长达半年,井架二层平台风大,公司给我们配了电热背心、护膝,穿在身上暖和又没有厚重感,干起活来也方便。”4019队井架工陈全录说,电热手套充电后能保温4到5个小时。

此外,青海钻井公司把伙委会开到井场,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同时,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订立周食谱,丰富膳食品种和营养搭配,保障职工在高寒缺氧的戈壁“生命禁区”里也能吃上可口饭菜。

40539队队长王福品说:“以前,钻井队职工吃的饭菜都是装在保温桶里由专车送到现场,品种单一,味道也欠佳。现在,队上有了自己的食堂,还有专门的清真灶,每周定食谱,职工特别满意。”

业绩考核向一线倾斜

一线职工会随手捡起还能再用的棉纱、使用PDC钻头就像爱惜私家车一样……这些变化得益于职工对青海钻井公司“家+”文化的认同。

“公司修订完善的业绩考核办法,更加体现出向一线倾斜的力度,让大伙尝到甜头,今年我们队有信心创造更好的效益。”30554队队长杨明明说。

一个井场一家人。今年“1+N”联队模式在30554队首先试点,与之同频的联队考核办法,让两支钻井队融为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30554队把好的工作经验传授给30612队,短短两个月之后,30612队的钻井速度突飞猛进。

为有效激发一线井队提速的积极性,青海钻井公司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首次设立月度计划完成率专项奖励,激发了钻井队的提速创效活力。3月,全公司完成进尺10.46万米,为历史同期最高,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东西部的55支钻井队,有25支完成月度计划,其中4支队伍的计划完成率达到200%以上。

今年开始,青海钻井公司增加一线职工收入,增发一线岗位的上岗津贴和夜班津贴,设立月度完成计划专项奖励。一系列举措让职工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凸显。

“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钻井人直面生理和心理双重挑战,不断创新‘家+’文化,打造了高原钻井文化新高地。”青海钻井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永发说。

新闻推荐

记者手记: 长征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新华社记者丁玫“重走长征路”,是一次听其名就令人热血沸腾的采访活动,行前各种来自书本和影视剧的想象,在第一天的行走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