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良渚古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

新安晚报 2019-07-08 09:44 大字

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近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前一天,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亦入列。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是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个地名,地处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

而在这片美丽之洲上,在距今4300~5300年前,曾经有一座三重城。古城内外有宫殿、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作坊……而在古城的西北方向,还有一整套中国最为古老的水利工程。它利用原有山体、孤丘,又兴建了11座堤坝拦蓄出13平方公里的水面,总库容量约4600万立方米。

诸多考古实证显示,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在1000年间,良渚古城是这个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目前,由于只有在殷墟才发现大量青铜器以及铭记有文字的甲骨等遗物,据此,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仅始于殷商时期。近年来,众多国际专家学者面对面地了解了良渚遗址的考古情况。“良渚遗址作为5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区域性国家”逐步成为他们的共识。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表明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肯定和充分认可,意味着它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意义重大。”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珍稀候鸟的宝贵栖息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第一期项目所在的江苏盐城黄海湿地有超过680种脊椎动物和500多种无脊椎动物,其中包括415种鸟类,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该区域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包括1种极危物种、种濒危物种、种易危物种。同时,这里还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迁徙候鸟勺嘴鹬、小青脚鹬的存活依赖地,也是中国丹顶鹤的最大越冬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这里是珍稀濒危候鸟保护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栖息地,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新京报》报道

新闻推荐

惠安社区探索“组搭牵织”工作法 深化“党建+”为民服务品牌

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郝红霞摄影报道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