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拟去掉“大”字规范地名不能用力过猛
全国各地正推进不规范地名整治,一部分案例也随之披露。记者注意到,福建漳州三座大桥进入到当地公示的“大洋怪重”地名清理整治清单,漳州市民政局认为,这三座大桥“名称刻意夸大”,所提出的整改方案拟将“大”字去掉。(6月20日澎湃新闻)
对于一些“大洋怪重”的地名,的确有整治必要。有些地名,特别是住宅小区名可谓千奇百怪,不仅有碍观瞻,更有可能影响民众对地理位置的识别。在经历过一段无序粗放式的阶段后,加以规范整治无可厚非。
可一旦用力过猛,就可能贻笑大方了。这三座拟被整改的桥梁分别为东风大桥、琯溪大桥、南山大桥,均位于漳州市平和县小溪镇,拟分别整改为东风桥、琯溪桥、南山桥。消息一出,即刻引发轩然大波。漳州市民政局认为自己是按照文件、规范在操作,可网友却不买账了,纷纷指责这是“吹毛求疵”“本本主义”。
漳州市民政局响应上级部门号召,清理整治“大洋怪重”地名,是职责所在。可在执行过程中,却不能步入教条主义的误区,更不能为了出成绩搞“层层加码”,而应该结合实际进行研判。东风大桥、琯溪大桥、南山大桥等,可能的确不如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大,可它们叫“大桥”有任何社会危害吗?是会给民众识别地理信息带来误导,还是有碍观瞻?显然都没有。
何况,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大桥是指桥长100米以上至500米,单跨跨径为20米以上至40米的桥梁。而漳州公布的三座桥中的南山大桥长度为366米,远远超过100米的大桥认定标准。所以说,南山大桥叫“大桥”是“当之无愧”的。
大桥去掉“大”字,几乎毫无任何正面意义,反而可能会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地图编制等带来诸多“后遗症”。民政局动动嘴,民众、企业等后续或许就要跑断腿,利弊几何,明眼人一看便知。而且,一地的大桥等往往都是地标性建筑,承载着周边居民的情感与认同,贸然更名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破坏。
眼下,全国多地都在开展不规范地名整治,这固然是好事,出发点也是为了方便民众,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但在执行过程中,要避免用力过猛、层层加码的倾向,否则就可能闹漳州民政局这样的笑话。
不必要求绝对的整齐划一,只要不是太出格,原则上不动少动,而把重点放在新建成的小区、楼盘、建筑等名称的规范上。如此,不仅能避免劳民伤财,也必定能取得更广泛的民意支持,假以时日,城市地名也就逐渐规范起来了。地名形成、获得认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更改规范地名显然也是个长期持续性的工作了,试图一蹴而就最终或只会徒劳无功。 (夏熊飞)
新闻推荐
□王兵辉我工作的地点在乡下,每天下班,吃过食堂,太阳还高,时间就奢侈得很。每每这时,工作告一段落,身体放松下来,丢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