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159个教育集团织就“均衡之网” 合肥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名师、名校建到百姓“家门口”

江淮晨报 2019-06-19 13:49 大字

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六一亲子手工制作。

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都市田园,孩子的乐园。

合肥市教育名师张轶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揭牌。

城市发展、教育先行。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随之匹配的“教育”二字也承担着引擎作用。近年来,凭借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大力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等多措并举形式,合肥市全面实现全域的优质均衡教育,同时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合肥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效果如何?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将更多名校办到“家门口”;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容”,今年拟建成中小学项目47个;全市共开展五批203所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

教育扩容

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容”,今年拟建成中小学项目47个

今年年初,合肥市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将“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放在显眼位置。为满足老百姓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合肥市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聚焦规划引领,先后出台多个专项规划,为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科学安排。并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合肥及时调整学校布局,大幅度增加教育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学校资源配置,为教育均衡发展搭建广阔平台。同时,积极盘活闲置教育资源,进行改扩建后举办义务教育,缓解老城区入学压力。

全力以赴,所以成绩“斐然”。

一组数据足以见证合肥教育在均衡发展上的坚实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96所、新增学位28万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84所、新增学位9.3万个。根据合肥市规划,2019年拟建成中小学项目47个、新增学位7.9万个,幼儿园项目71个、新增学位2.6万个。

此外,合肥市通过积极盘活城区闲置校舍,相继将老城区市属的合肥旅游学校、合肥八中和合肥七中老校区等10多所学校整合或搬迁的教育资源,移交当地政府改扩建后举办义务教育,缓解老城区入学压力。

教育集团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名师名校送到“家门口”

教育公平,关键点是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

在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合肥市从“名校办分校”“城乡学校捆绑办学”一路探索、不断试水,直至“教育集团化”的发展壮大。

早在2016年,合肥师范附小一小,一堂看似平常的足球课,扳动了合肥集团化办学的“发令枪”——授课老师是师范附小二小的专业足球教练,而30名学生分别自师范附小一小、三小、四小。由四所分校组建成“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让“走校上课”成为打破学校壁垒的全新教学模式,由“名校办分校”衍生出“集团化办学”。

紧随其后,原合肥67中、69中初中部,整体并入合肥市50中东校教育集团,改名“50中东校集团望江路校区”。更改的不只是校名,而是学校整体“脱胎转世”,从校长到师资、从经验到设施、从社团活动到教学教研……

2018年11月,合肥市教育局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通知》,推行实施集团化办学,打造教育集团发展共同体,鼓励跨县区集团办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以解决大班额、择校等问题,淡化学区概念。

一步步的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推动着合肥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根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93.3%。而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集团化办学学校将覆盖合肥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一半以上。

当然,集团化办学并非简单学校“抱团”。而是以“一所‘龙头’学校,带多所新建学校”的“1+X”联合模式,打破学校界限。各集团校之间,不仅共享理念、经验、文化、管理等,更重要的是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师资流通。

也正是这一步步的改革、创新,让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度更广,也将名师、名校送到了更多百姓的“家门口”。

“互联网+”教育

实施“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全市结对学校达103所

“我家伢上的古城小学,办得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学校差,画画、演讲、乒乓球样样都教,伢现在能得很呢!”每当和人谈起孩子的学习,家住庐阳区三十岗的代大姐总是眉飞色舞。

古城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2009年与南门小学“结对”,成为城乡共同体“捆绑”发展学校。南门小学刚接手古城小学时,全校37名教师中会熟练使用电脑的不到10人,教育教学资源与城里天壤之别。

“捆绑”办学之后,不仅是校长来了、名师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也来了……短短几年,古城小学的硬件水平、教学质量就有了质的飞跃。

而古城小学的嬗变,只是合肥教育均衡的一个缩影。

“教育均衡”,并不仅是让城乡孩子都能背上书包上学堂,更多的是优质教育资源能最大限度辐射,实现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均衡。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城乡学校结对,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县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422所城乡学校结对,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如今,合肥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力实施“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全市结对学校达103所,参与江浙沪皖长三角网上结对。

根据规划,2019年,合肥市将进一步优化教育结对形式,开展城乡教育集团结对工作。推进区域品牌学校与农村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深入实施乡镇中心校集团化办学。

新优质学校

创建优质学校,打造集群效应

不断缩小学校办学水平差距、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这是合肥全面引入并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的初衷。

从2013年开始,合肥市就将推进新优质学校创建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协调推进。截至目前,5年来共开展五批203所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新优质学校创建以来,创建学校教学软硬件条件不断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合肥市还依托名师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全市10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5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全部挂牌在新优质学校,名师资源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

课上内容没听懂怎么办?学生在家中就能“面对面”请教名校各学科老师。从2015年开始,包河区打造的“名师在线课堂”就已经启动,首批20位名师值班“线上辅导”,在这个“网络课堂”里,学生可通过视频或音频免费向老师提问甚至“约课”。

如今,打破传统的一书、一板、一粉笔的教学模式,合肥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直接通过互联网感受“信息化教学”的便捷。

在实现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合肥市还为全市中小学逐步配备校园网络系统、监控系统、电视和广播系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教师备课计算机等,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

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优先发展,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根据统计,2014—2018年,合肥市共安排全面改造项目资金14.01亿元,改扩建校舍64.5万平方米、运动场113万平方米,新增设施设备30614台件套。

同时,还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已建设123所寄宿制学校,确保每一个乡镇都有寄宿制学校。为落实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市级专项资金每年拨付1.5亿元,推进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提升达标。

此外,为全面推进“美丽校园”创建活动,遴选产生第一批95所项目库学校和96所重点项目学校,进行重点培育和打造,引领全市其他学校的创建工作,努力将中小学打造成全市“最美建筑群”。

晨报记者 刘梅梅

新闻推荐

长城汽车将于 8月31日整车下线

近日,重庆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冲压、焊装等车间,900多名技术工程人员正在安装机器人、调试机器设备,并将于8月31日实现整车下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