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质疑“羿射九日”,凸显语文学科的尴尬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的8岁男孩小冯提出的一个问题,难倒了不少家长和老师。
这个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按照“蹚”字多意指“从有水、草的地方走过去”,羿是怎么蹚的?
这当然是个再明显不过的逻辑错误。不过,最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的倒不是这个错误的出现,而是一群人围绕着该话题争论不休。有人说,后羿射日本就是神话故事,所以出现一些夸张的修辞手法不足为奇。也有专家认为,应该感受神话中的先民智慧,而不是纠结于其中的逻辑错误。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也都不具备十足的说服力。很简单,连一个8岁孩子都看不下去的错误,又有什么好掩饰的呢?既然连出版社也表示,“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反映该问题,会请专家判断,明年9月,教材可能会有更合理、更严谨的修订”,那么我们只需要期待更正即可。
但该事件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自然,我们有理由欣赏和鼓励那位孩子的质疑精神。发现错误就及时提出,不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至少我们都能感受到,新的一代已经不满足于单向的灌输式教育了。
语文教学、语文学科的尴尬恰恰就在这里。一方面,语文课文要向学生传递某种“正确”的答案。另一方面,诸多语文课文经不起推敲,又是不争的事实。单说课文中的逻辑错误、知识错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斑羚飞渡引发的争议、爱迪生救妈妈的匪夷所思,都曾引起广泛争议。
或许更应该追问的是,语文学科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工具性(教会学生识音认字),还是文学性(教会学生鉴赏文学)?现实情况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两头都沾,却都是浅尝辄止。比方说,所谓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能在现实中派上多大用场?再比如说,现在有多少毕业生拥有流畅的自我表达能力?
最让人不愿意看到的是,经过多年教学之后,学生既没有扎实掌握语法知识,也缺乏分析文学作品或者说使用文学知识的能力。
回到8岁孩子提出的问题。《羿射九日》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何在?是理解神话的主旨精神,还是学会分析叙事和文本的结构?倒不如说,为了在眼下的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前一个目标,可以抛弃后一个目标。很多课文把所谓思想性、观念性放在第一位,鲜有文学价值可言。所以,各种课文中的错误层出不穷,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语文教材该怎么选、该怎么编,这显然是个太过宏大的问题,根本无法在本文中得到解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语文是什么”、“语文应该教什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广大语文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就始终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而那位提出质疑的孩子,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据光明网
新闻推荐
提高待遇 增强能力 解决难题 大同市总多举措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郝凤记者刘建林)“是工会的引导和服务让我们有了持续的动力。”近日,山西同煤集团煤峪口矿职工余良告诉记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