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一场步兵班战术的完美演绎 六号哨位(43)

大众日报 2019-06-11 10:37 大字

□王昆

再说不知过了多久,韦昌进终于醒来。恍惚间,他还以为吴冬梅刚刚跑出洞口,连续喊了几声吴冬梅的名字,还真有了回声。在洞口方位,只听吴冬梅微弱地说了一句“我的妈呀”,再无动静。

韦昌进冷静判断了处境,他不能等死。拼命地扒开洞口,试了几次,无法出去。通过观察分析,韦昌进觉得自己出不去了。外面的敌人还在哇啦哇啦地说话,听声音其中有女人,他立即想到了传说中的敌军“寡妇连“。韦昌进判断了大概有三四个人。这正是刘贤军看到的四个特工。听动静,敌人并不继续进攻,而是在寻找什么。能寻找什么呢?韦昌进心里明白,敌人寻找的就是6号哨位,因为被炸平了,他们知道在这附近,但一时无法准确找到。

韦昌进知道情况不妙,即便自己不被找到,阵地易手之后,也会被活活困死洞里。靠在湿漉漉的石壁上,韦昌进下意识地整了整衣服。摸索到口袋里的笔记本时,他稍微放松了一下,摸着黑打开笔记本,凭着感觉写了几句留给组织的遗言。既然必须要面对死亡,为了祖国那也没什么,一个战士,就要守住自己的哨位,如果不能坚守,那就宁可牺牲在这里。

像是要给自己这短暂的一生进行总结,往事一件件涌上心头。1965年出生时,韦昌进的老家江苏溧水还没有划入南京市,在那个年代,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由于父亲很早就得了甲肝疾病不能劳动,8岁时韦昌进就开始给村里放牛挣工分。韦昌进身材瘦弱,体重直到现在也从未超出过130斤。8岁的韦昌进常常同时要牵三头牛的鼻绳,稚嫩的小手根本握不住三根粗糙的牛绳,便灵机一动骑到了大母牛身上。于是,一切都循序有章了,小牛跟着母牛,一群生灵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四年之后的一天,在溧水河边,刚刚读小学二年级的韦昌进最后一次把牛赶回了村子。父亲站在村口,接过牛绳,直接把牛牵到了村委会的会场。会场上站满了村里的群众,韦昌进看到一家人都在那里,亲戚邻居也都在。那一次过后,牛群被分给了各个家庭。

韦昌进说,从小学到初中,除了在学习上能够找到一点自信外,大多数时间里都比较自卑。因为自己干农活总是比人家落后一大截,比如砍柴、打猪草,人家都能弄得满满的,他弄的总要少一些。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很没本事。但他喜欢看书,一路从村小学读到了白马镇中学,直至高中毕业。

事先没有任何迹象,突然有一天,韦昌进态度坚决地提出要去当兵。唯一的儿子要去当兵,这可愁坏了老父亲。为了留下这唯一的儿子,父亲拿出家中全部积蓄,为他买了他最喜欢的钟山牌手表和长城牌自行车。父亲的物质诱惑没能奏效,韦昌进丝毫不为所动,手表不戴,自行车也一次没动。

当兵也需要等到当年10月底,算算还有一段时间,为了从实际上改变韦昌进的想法,韦昌进的叔叔在镇上帮他找了公路站管理员的岗位,实际就是打扫卫生,说以后能转正,每个月60块钱。干了几个月后,韦昌进觉得这与自己的理想不符,坚决辞了工作。

接着,父亲又说有一个亲戚答应安排他去煤矿工作。在那个时候,能进煤矿算是上等的工作。父亲带着韦昌进去约定的桥头等办事的人,结果站到天黑也没等到人来。父亲安慰他说再等等,韦昌进固执地回了家。这个事算黄了。

转眼国庆到了,剩下的,就必须面对当兵这件事了。

父亲带着韦昌进找到村支书,提出要求报名参军的想法。

村支书说:“你父亲就你这么一个男孩,你去当兵谁来顶门立户?”

韦昌进低着头,但倔强地说:“我,就是想当兵。“

村支书看了一眼这个瘦弱的孩子,叹了口,说:“行吧,给你报上。”

新闻推荐

试点按病种付费重在培育监督力量

□罗志华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付费”的变革,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试点。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