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叫“端午节” 五月初五还有很多趣味称谓
一年端午至,户户粽飘香。民俗专家表示,不只叫“端午节”,五月初五还有很多趣味称谓,蕴含丰富的民俗和文化知识。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端”即开始的意思,古书记载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古代以12地支中的“寅”为岁首,正月为寅月,依次,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是午月开始的第五天,“午”“五”同音,所以端五又称端午。
古人在仲夏之月有“顺阳”的习俗。所谓“仲夏之月”就是进入夏季以后的第二个月,正好是五月。古人在仲夏登高,就是要和中午的太阳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这是因为炎热的夏天将至,各种微生物滋生繁殖,做一下日光浴可以消毒。而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所以又被称为“端阳节”。
五月初五还叫浴兰节,这是因为古人在这一天有“蓄兰为沐浴”的习俗。到了明代,端午节又有了“女儿节”的称谓,《帝京景物略》中说:“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此外,五月初五还有端五节、重五节、五月节、午日节、端礼节、菖蒲节、解棕节、粽子节、天中节、地蜡、龙日、夏节、艾节、诗人节等诸多名称。
“这些名称由于不经常使用,很少被人们知道。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我国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罗澍伟说。
罗澍伟表示,时至今日,端午节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2006年,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马占山: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
新华社长春电(记者薛钦峰)走进吉林省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重兴村,村路旁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这里便是抗日英雄马占山的出生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