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社评】重大创新项目必须坚守科学审慎的态度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5-28 02:48 大字

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对于新技术、新发明,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成功,但前提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客观现实,任何形式的盲目蛮干只会让创新变成创伪。

继5月23日《南阳日报》“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报道后,事件继续发酵——5月26日,河南南阳高新区管委会对外回应称,“水氢发动机汽车”定型量产还需改进完善,社会各界关注的40亿元投资用于南阳氢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建设,由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目前项目尚未立项、没有实质性启动。而同日新华社“三问南阳‘水氢发动机’项目”的报道,对当地政府是否投入巨资提出更多疑问,包括当地与涉事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购置72台氢能源公交车等,都需给公众一个合理解释。

“水氢发动机汽车”新闻一出,引发大面积舆论质疑,不少专家质疑其合理性。在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国内轰动一时的“水变油”的闹剧。眼下,关于水氢发动机到底是一场“画大饼”的骗局还是一项突破性技术,仍未有明确说法,此番事件的最终结论也有待相关部门后续的深入调查,但该事件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和警惕。

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除了纯电动汽车被广为接受,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更被视为代表着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尤其随着纯电动汽车补贴退坡,一些企业纷纷加强对氢能源的布局研发,有报道指出,一辆售价117万元的氢能源燃料电池物流车补贴竟然达到100万元,如此丰厚的补贴让不少车企趋之若鹜。

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 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正不断累积, 骗补事件层出不穷,行业出现泡沫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没有生产资质甚至没有生产工厂的企业仅凭几辆“样板”车,便鼓吹拥有大量的前沿黑科技,依靠骗取财政补贴混得风生水起,令人触目惊心。

事实上,一项新技术的开拓以及新产品的应用,从来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挑战。一项新技术在诞生之初往往会颠覆外界的常规想象,也会伴随着外界质疑,其从诞生到走向成熟无疑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需要经得起时间验证。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对于新技术、新发明,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成功,但前提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客观现实,任何形式的盲目蛮干只会让创新变成创伪。

之前,我们有过不少类似的教训。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量,在缺乏科学评估的情况下,未能在项目可实施性、投资方可靠性等方面做足功课,便盲目上马一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并给予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一些甚至是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的项目。原本用来拉动地方GDP增长、展示官员政绩的重大工程,最终变成烂尾项目,这无疑会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也折损了公共利益。

诸多教训告诉我们,无论如何,推进重大创新项目,坚守科学审慎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未来,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完善项目的审核、审批机制,尤其要确保一些疑点重重项目的论证更严谨、信息更透明,同时在政策层面及时调整,加强项目的运营管理,以理性、负责的思路招商引资。相关监管部门应彻查并严惩科研造假行为,对造假者形成有力的执法威慑, 在全社会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重演“水变油”的荒唐骗局。

新闻推荐

中央巡视组原副部级巡视员张化为受贿一审被判12年

据新华社电5月27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央巡视组原副部级巡视专员张化为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张化为以受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