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 刘业仕
不觉间,自认为还很年轻的80后逐渐步入中年行列;曾几何时,“油腻”一词直击了中年人的软肋。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日复一日,或在单位加班加点,或在家里柴米油盐,仿佛陀螺般在预设好的轨道上旋转,行色匆匆中好像触摸不到内心的纯真、感受不到多彩的愉悦。
某天在家中给闺女洗澡。闺女虽七岁了,却还要像一两岁那样,把小鸭子、小狗、小球等塑料玩具扔在浴盆中边洗边玩,逗得自己又嘻又叫,扑棱得到处是水。我心里想着抓紧洗完还得加班改材料呢,便抿着嘴、绷着脸,使劲摁住她的小胳膊,搓上面的“泥条子”。她瞅瞅我,突然问,“爸爸,你怎么老是不笑啊”,然后歪着脑袋呆萌地逗我,“爸爸,笑一笑”“爸爸,笑一笑”。在她的眼中,快乐是那么简单。无独有偶,记得一个专栏作家曾写过自己与孩子的一段对话。这位作家睡前在脸上抹护肤霜,孩子惊奇地问,“为什么要给自己打蜡?”她说,“为了像你的脸蛋一样光滑啊。”孩子竟摇摇头说,“没有用的,你总是皱眉头,打多少蜡也光滑不了”。是啊,成人世界的辛酸孩子理解不了,但我们可以在世俗的生活中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用一颗未泯的童心,来聆听大自然花开的声音,来感悟纯真质朴的快乐!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这是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在《龙猫》中说过的一句话。大笑是因为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痛哭是哀怨快乐童年的消逝、感叹当下生活的琐杂和无奈。尽管时光不可倒流,但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继续这种孩童式的快乐。一是与孩子共成长。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时光穿梭机”,让我们有机会逆流而上,重回一去不返的童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成长、同欢愉。二是内心永葆一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做一个善良、真诚、温润、有趣的人。
“夫童心者,真心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这是明代末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中所述之言。什么是童心?实质上就是真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干扰的一颗还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生活中,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好似一朵开在岁月里的花,或是灿烂在时光长河中的青青莲花,或是绽放在缤纷大地上的火红玫瑰,心无杂念,真诚率直,睿智风趣。
有童心的人内心是平和的。钱钟书夫人——— 百岁老人杨绛先生所撰文字韵致淡雅、别具一格,百岁之后还著书立说,向前来探望的朋友风趣地自称“宅女”,当她用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却用难能可贵的冷静,告诉我们,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古代文人讲究“左琴右书”,哪怕身处穷山恶水,只要有琴有书就足够了,足够让自己的内心安顿下来。比如,苏东坡几经流放,经历那么多的坎坷沉浮,内心却始终保持“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其实,幸福是一种心境,内心越平和、生活越简单的人,越能在纷繁的世俗中触摸到幸福的真谛。
有童心的人性情是率真的。出生在湖南湘潭的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匠,再到绘画大师,所作之画,一直保持着“童趣”,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寥寥几笔,就能让山水画或者小动物带着齐白石的天真个性都“活”了起来。“国漫之祖”丰子恺一生有趣、一生童真。他的画作,我们在儿时课本或在杂志报刊中,经常见过,处处映着青山绿水、春日斜阳、童稚嬉戏、家国情深,处处是真善美,文章也写得极其清雅质朴,句句至理。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人要像小孩一样,怀有一颗善良纯真之心看待世间万物,才会懂得那些小事的真正趣味,才能看到更多生活的美。
有童心的人总是充满快乐的。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孩子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容易满足、知足常乐,或许一个玩具、一块糖果就能让孩子们欢呼雀跃、高兴不已;孩子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或和小朋友吵架、或受老师批评、或受家长训斥,即便是哭了,也很快破涕为笑。人一天天长大,经历越多,阅历越丰富,越会被世上琐事烦扰不止,却忘记了回头看一下来时的路,忘记了曾经的初心是什么。因此,童年时期的快乐心法是我们应该重新捡拾的。
当日子把风霜刻在脸上,当岁月把回忆印在心头,还是始终保持一颗未泯的童心吧。因为童心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即使岁月蹉跎,时光荏苒,珍惜它,拥有它,我们都将年轻永驻。
入世未深、童心未泯,含蓄人间情味,如此度过一生,甚好。
新闻推荐
4月25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了丝路古风与亚洲韵律交相辉映的灿烂乐章。当晚,“和谐亚洲”——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