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冬牧场的大地之春

潍坊晚报 2019-03-24 09:44 大字

□李风玲

2010年冬,李娟进入阿勒泰冬牧场之后,自己深为认同的著作《冬牧场》诞生。

可以想见,《冬牧场》里所发生的一切的背景,都是寒冷。最冷时是零下40几度的极寒,可当我翻阅一页页文字,读到的却是一波又一波的温暖。正如李娟在扉页上所说:大雪覆盖牧场,温暖覆盖你我。

对李娟的文字,是一见钟情的喜欢。《冬牧场》依旧延续了以往作品的风格。她用无比清新的笔调,描写着新疆阿勒泰。从冬牧场出来后,李娟关闭微博,开始潜心写稿。

读完冬牧场,我被牧民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勤劳与艰辛震慑,更为他们的乐观和温情感染。冬雪覆盖,牧场茫茫,我却分明看见了大地之春。

游牧民族,我以为那只存在于史书中了。是李娟的《冬牧场》,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对于李娟去冬牧场的这个决定,是羡慕嫉妒外加敬佩。如果换了是我,也会对这个选题有相当的兴趣,但阿勒泰的极寒,却会让我望而却步。

李娟却没有。她全副武装,坚定地跟着转场的牧民上路。和她同行的姑娘加玛才20出头,但俨然已经是这个家庭里的顶梁柱。相比李娟的偶然介入,每一年冬牧场是她的常态。

冬牧场里的一碗碗热茶,惹得我这老茶客时常口舌生津。幸亏有温暖他们的热茶,大块的砖茶。大块砖茶泡开后,加盐,加黄油,再切上馕作为茶点。这丰富的内容不仅是因为牧人口味的深重,更是为了抵御冬牧场的奇寒。放牧归来,他们默不作声,先坐下喝茶。不说话。只是一碗接一碗地喝。等冻得僵硬麻木的身体缓和了,才开始回到正常的活动中来。

对牧人来讲,冬窝子就是他们共同的家,无论走出多远,如果累了冷了饿了,随处走进一处冬窝子,就可以休憩、饱餐,毫不拘束,亲如一家。寒冷狭窄的冬窝子啊,住的都是温暖的牧羊人。他们对己对客对牲畜,都是一样的暖。

人住在冬窝子里,牛羊马驼住在圈棚里。厚厚的羊粪打墙,上面盖上篷布。天寒地冻,牲畜在牧人的带领驱赶下去远方觅食,有着和牧人一样静默深邃的表情。

有只羊病了。冬牧场的居麻一家给它开小灶、住单间。为了很快地辨识病羊,以便在放牧归来时将其迅速地收进冬窝子养病,他们给羊的脖子系上了一条红领巾。于是,这些羊有了绰号:“红领巾”。

多么有滋有味有人情的生活!每天单调寒冷的放牧丝毫没有磨损牧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幽默感。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交配,冬天孕育。羊道就是人道,羊的一生就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不也是在这春夏秋冬的交替里一年年走完。勤勉朴实的牧羊人,就在这寒冷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安放他们的劳作与热情,等待属于他们的大地之春。

新闻推荐

财经观察 “一带一路”拉紧中欧互惠纽带

车声隆隆,一趟趟货运列车联通欧亚市场,让各色商品源源不断走进沿线各国家庭;机械轰鸣,一个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推动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