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问题奶为何能多次流入校园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3-22 10:18 大字

刚开学不久,周磊像往常一样打开孩子书包检查作业,发现了里面未开封的学生奶。他的孩子正在江苏兴化市某中心校念小学。让周磊惊讶的是,这个品牌为 “汇良lactel”的全脂调制乳已过期,他询问儿子后发现“牛奶是当天上课课间发的”。他立即向班主任反映了相关情况。第二天,兴化市教育局就发布通报称“立即停止江苏太子乳业有限公司学生奶供应、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相关情况调查、广泛听取家长和学生意见”。

据悉,这家生产学生奶的公司并非第一次出现问题。仅去年下半年,相关部门就查出多批学生奶存在大肠杆菌超标问题。事实上,早在2016年10月,作为当地“唯一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太子乳业就因违反食品质量监督管理行为,被当地监管部门罚款5万元。尽管当时问题奶没有流向学生餐桌,未造成学生发生疾患,但起码应该吸取教训,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特别强调:生产和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学生饮用奶造成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定点生产企业,除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取消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资格,撤消其学生饮用奶标志的使用权。

然而,对于这种屡教不改、不守诚信的企业,当地为什么不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撤消其学生奶标志的使用权?客观上讲,或许是因为 “兴化范围内仅太子乳业一家”为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当地为落实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只能选择该企业。不过,记者搜索发现,太子乳业从未注册进入“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换言之,该企业作为兴化的“唯一”被确定为“江苏省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其背后是否存在“猫腻”值得追问。

诚如有业内人士分析那样,学生奶具有较大市场,存在利益捆绑,且为定向销售,是众多乳企争夺的“蛋糕”。此外,监管部门执法检查上的时松时紧、软弱无力,也必然导致“问题奶”一再流入校园。

众多校园饮食安全事件告诉我们,要确保学生拿到手的牛奶质量安全,必须落实招标竞争机制,切实斩断其背后灰色利益链,并在强化常态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监管,建立跟踪监管制度。对违规企业,严肃追责,严厉惩罚,必要时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撤消其学生奶标志使用权。只有这样,类似事件才可能杜绝,学生奶计划才能兑现初衷。 付彪

新闻推荐

非机动车专项整治 查处各类交通违法上百起

本报讯(记者张嵘)近日,市公安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在长江西路沿线开展了非机动车道路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中,执勤警员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