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代整个人类受难 唐诗笔记《李白的选择》后记

烟台晚报 2019-03-17 10:55 大字

陈占敏

最早读到的唐诗,定然是杜甫的那首“两个黄鹂鸣翠柳”。在完小的教室里,老师捧着课本,为一班小学生朗读讲解。在那间没有西窗的正房教室里,老师没有给我们讲明白窗里含的为什么会是“西岭雪”,那疑惑便长久留在了心头。最初听到李白的名字,却还要早上两三年。在小村子那间厢房教室里,高个子的小学老师讲了那个李白遇上位老太太铁棒磨针的故事,那故事编成了课文,配了老太太拿一根铁棒在石头上打磨的图画。老师讲的故事,比课本上写得还要复杂生动许多,爱好画画的老师显然在故事中添加了他个人的想望和激情。那时候听着那个伟大诗人的故事,我心头着实动了一下:原来伟大的诗人是与勤奋相联的。

少年的记忆真纯而又清晰,铭刻在心头,永难磨灭。渐渐长成,在文学中浸染日久,才明白了另一个道理:伟大的诗人固然与勤奋有关,然而单单勤奋还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诗人,那还需要天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才比勤奋更为重要。正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这唐诗五大家以及其他诸多天才诗人共同努力,造就了唐诗巨星璀璨众星辉燿的天空。光焰万丈的唐诗,虽然到中晚唐日趋黯淡了,但是,它整体放射的光芒依然光耀万代,为其他朝代所不及。当今时代,有一些作家、诗人雄心勃勃,抱负甚大,往往还会睥睨四野,可是,在李白、杜甫等旷世天才面前,还是要收敛起那份狂傲。缺乏天赋的旷世才华,多少雄心,多少狂傲,多少勤奋,都是没有用的,我们的不幸正在于此。

然而我们的幸运也在这里:我们,以至于我们的后代,子子孙孙,有伟大的天才们创造的唐诗阅读啊!这是一份令人可资自豪的遗产,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幸运,并不单单属于读书人。唐诗,作为一个文化代码,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难想象,抽去了唐诗,中华民族的文化会是多么巨大的缺失。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即便他不识字,他也会张口诵出几句唐诗吧。唐诗,已经成为一股文化血脉,融入我们的文化肌体中了。

翻开《全唐诗》,从头开始,一一读下来,一首也不放过,试着写一部笔记,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过程,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幸福自不必言,其痛苦,也并非这种阅读写作构成的严峻挑战,而是走进一千多年前那些诗人们的诗心,与他们感同身受所体验的痛苦。

那痛苦非止一端,有时候且莫可名状,然而,我作着努力,尽可能努力走进那一颗颗诗心。在文学的所有形式中,没有哪一种比诗更能够直接地袒露作者的心灵了;尽管诗人们常常要用曲笔,并不直抒。后世的人们往往过分夸大了唐代的盛世景象。翻开《全唐诗》,走进诗人们痛苦的诗心,才会发现,唐代诗人在那个时代感受的痛苦,并不少于其他时代,只不过在形式上表现上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已。“愤怒出诗人”的老话也许可以就此予以改变———“痛苦出诗人”,痛苦,正是痛苦,心灵的精神的痛苦,造就了一个个杰出的诗人。这与天才成就了诗人并不矛盾。能痛苦,有精神痛苦,也是天才的一个方面,而且是重要的方面。天才诗人的心总是异乎寻常的敏感,他们比一般人更能够感受时代的痛苦,人世的痛苦,生命本体的痛苦。诚如是,他们的痛苦便不再仅仅属于一己,而属于更为广大的世界,具有了普世意义。阅读了全部唐诗,自会得出一个结论,只有那切身感受着痛苦的诗人,才是创造出最为灿烂动人诗篇的诗人。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就是直接书写苦难,苦难只是诗人笔下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心中有大痛苦的诗人,即便他们笔下涌流出的是壮丽华美灿亮欣快的诗篇,也因为是经过了痛苦心灵熔炼锻造而成,它迸发的光辉便愈加逼人,动人心弦;而那些身世优裕没有心灵痛苦的人,写出来的四平八稳不痛不痒的诗,嵌词造句声韵工对无论多么用心,多么严整,多么无可挑剔,读过了也等于不读,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动人,那只是纸上的东西,与心灵无关。于是,不能不注意诗人们的身世遭际。读诗,也正是读诗人。那一个个天才诗人,是离我们远去了,他们的心却跳动在诗行中;走进诗篇,也就走进了他们的心灵,走进了他们的人生。享受着他们留下的一首首绝美的诗,触摸着他们痛苦的心灵,同情着他们不幸的遭际,我们的心情更加复杂起来,真不知道该为我们庆幸,还是该为他们不平了。没有他们的痛苦,便没有这些动人的诗篇;然而,我们会为了得到一首首好诗,而让一个个天才诗人遭受不幸和不公吗?如果,诗,就是要让诗人们痛苦的,那么,它从诞生之初,就背离了生命的根本宗旨,难道,生命的诞生真的是为痛苦而来?生命的终极固然是悲剧,可是,它的过程不应该这样。如果世界、人生的美满,要以诗人们先行痛苦为代价,那么,诗人们代整个人类受难,就是他们的自觉选择了。为此,我们更要深深地感激他们。

李白远去了,杜甫也远去了,世上不再会有李白,也不再会有杜甫,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不幸。上天赋予人类的伟大天才旷世天才,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不会太多,因为人类世界并不珍惜他们。好在,他们为我们留下了永久的财富,让我们代代享用。那就让我们打开他们的诗篇,走进去,尽可能深一点走进去,走进他们的世界吧。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相通,也相隔,其阻隔不止是千年时空,还有其他,文字障碍也只是其中并非关键的一种,关键是要能够做到心心相印。我这部笔记,便作着这种试图打通阻碍的努力。

新闻推荐

荔浦南源村打响香菇品牌

本报荔浦讯(记者/韦宏宁通讯员/周俊远)“清明节快到了,好友纷纷通过微信订购南源香菇,我得逐条梳理,不能遗漏了他们的购买信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