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代表关注中小学生手机问题 建议出台文件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

陕西工人报 2019-03-14 06:44 大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江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乡长雷燕琴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雷燕琴在《建议》中介绍,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群体中的广泛普及,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扰乱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也受到学生及家长的质疑。

“有的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结果误伤周边居民不能打电话;某中学要求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就要上交,否则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结果遭到家长索赔……”雷燕琴在《建议》中指出,智能手机的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遇到的难题。

雷燕琴认为,对中小学生而言,智能手机在与家人联系、查找学习资料等方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

“许多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更看重他的娱乐功能,一有时间就玩游戏,甚至在课上也会打游戏,微信、QQ聊天,耽误学业,影响课堂秩序。更有甚者,利用智能手机上网功能做作业,不经思考就能“完美”得出答案,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大大降低。”雷燕琴认为,中小学生在校园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

此外,雷燕琴还称,学生在课间本该休息锻炼的时候玩手机,导致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学生长时间玩手机,视力会急速下降,还会给颈椎、脊椎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建议》介绍,根据权威的心理咨询机构数据,近年来因孩子沉迷网络而求助心理咨询的个案占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的60%以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而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

雷燕琴还认为,中小学生过度沉迷于智能手机容易影响其心智发展。

“一方面学生容易形成攀比之风,觉得自己手机的款式、功能不如其他同学,盲目追逐的后果是带来价值观扭曲;另一方面,网络上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信息,会给学生带来不健康的心理甚至意识形态的不良认知。”雷燕琴在建议中写道。

尽管我国尚未在国家法律层面对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做出规定,但是中小学生沉迷手机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注意。雷燕琴在《建议》中还提到,2018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也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许可下才能使用手机。

《建议》还指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生事物、网络世界有着巨大的好奇心。以他们的心智程度,想要做到理性使用智能手机十分艰难。

针对上述问题,雷燕琴代表提出了三条建议:

首先,要出台文件法规,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由教育部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出台相关文件,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在校时使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在内的所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学校有权实行统一保管。

此外,制定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切实规范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的行为,明确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属于违规行为,学校有权要求家长配合并进行适当处分,让学校和教师处理此类事件时有法可依、有理有据。

其次,学校要规范管理,丰富课程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将学生在校使用智能手机作为严重违纪对待,同时建设维护好校园公共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教育部门应从上而下建立适合学生成长及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网络,大力推广并投入使用台式电脑,通过设置编程、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等相关课程,让学生能在正确的指引下,熟练掌握计算机各种工具的应用,并在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对互联网有着正面、积极的认知与使用。

第三,家校联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环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处事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重大。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提醒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该项工作,不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已买智能手机的立即收回,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与保护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言传身教,加强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人际交流等中的压力并及时解决,教导孩子绿色上网,避免孩子为找寻寄托迷恋网络,对智能手机不能自拔。□彭湃

新闻推荐

《刻在灵魂深处》

《刻在灵魂深处》,阿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不同院系的一百多名学子的青春回忆。藉由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