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准考证趣闻
在古代,准考证称为“浮票”。现在的准考证都有考生的照片,是为便于监考官验明考生身份。然而,古代如何验明考生真相呢?
清朝参加科举的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为防止代考,准考证详细地记载着考生的身高、有无胡须、胎痣等特征。
《履国丛话》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位叫胡希吕的“朝廷视学”在南京巡视考务,核对“相貌图”时,把上面“微须”的“微”字解为“无”字。所以,凡是脸上有“微须”的考生都被他审定为“人、图不符”,赶出考场。这急坏了那些有“微须”的考生,他们同胡希吕争辩起来。胡希吕固执己见,怒斥学生:“汝等竟不知‘微’作‘无’解耶?”
一个“微须”的考生一听,哈哈一笑,反驳道:“依您之见,孔子曾微服外出,是不是把衣裤脱个精光外出?当今圣上下江南均‘微服私访’,该如何解释?”胡希吕被驳斥得无言以对,十分尴尬,只得让那些“微须”的考生重新进入考场。
(中新)
新闻推荐
张新民委员: 海拔最高的引力波探测 望远镜预计2020年启用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董瑞丰)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原初引力波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新民2日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引力波探测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