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直面敏感问题,已是两会常态

齐鲁晚报 2019-03-04 05:30 大字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越是敏感问题,越要讲清楚。回答敏感问题,固然需要新闻发言人和部长们提高本领,做足功课,但是最终的“脱敏”还是需要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汇聚智慧、凝聚共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月2日,郭卫民作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在首场新闻发布会就遇到了“辣”味十足的提问。在3月3日的首场“部长通道”上,媒体火力不减,又对各位部长抛出了棘手的问题。两场“交锋”下来,谈到了抗癌药、环保工作的“一刀切”、关于医保基金的欺诈骗保,博物馆的千篇一律人满为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等许多敏感话题。

无论是郭卫民,还是各位部长,不仅正面回答了敏感问题,而且答复内容还很“有料”,真正做到了澄清事实,解疑释惑,让人感到很过瘾。事实证明,越是敏感问题,越要讲清楚,能正面回答敏感问题的新闻发布会和“部长通道”更引人关注。直面敏感问题,固然需要新闻发言人和部长们提高本领,做足功课,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把问题讲清楚,但是最终的“脱敏”还需要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汇聚智慧、凝聚共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谓敏感问题,很多都是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或者“疑点”,只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或者答复,才在某些领域变得敏感起来。全国两会是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平台,建言献策绝不是泛泛而谈,越是群众关注的,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会的制度设计又给解决敏感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民主开放的两会不仅可以让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还可以充分发扬“中国式民主”,把各地各界代表委员们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为敏感问题寻找最佳答案。“两会红包”之所以每年都被群众特别期待,也是因为代表委员们总是能有针对性地聚焦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比如个税改革在日前的顺利落地,就与代表委员们的持续推动有很大关系。

在两会上需要直面敏感问题的不只是新闻发言人和部长们,群众更期待代表委员们主动碰触敏感问题,因为敏感问题里往往饱含着民意期待。这就需要代表委员们能够不避敏感,不怕麻烦,下功夫搞好调查研究,提高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在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生育等涉及民生的领域,如果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方式去调查,既发现不了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深入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社情民意,读懂敏感问题背后的民生关切,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全国两会的畅所欲言和媒体抛出的敏感问题,也应给地方和基层带来启示,那就是如何在更大范围和更早时间给敏感问题“脱敏”。敏感问题的“脱敏”,不能只在全国两会期间,也需要地方和基层平时多关注和讨论。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是正常的,不必过于紧张,但是也不能回避和拖延,越是群众关心的问题,越要积极解决。否则,顾左右而言他,反而会把正常问题拖成敏感问题。

回顾这些年的两会不难看出,舆论感到敏感的问题大多是代表委员们在履职尽责时正常议论的话题,直面敏感问题已经成为两会常态。只要持之以恒直面群众的“难点”“痛点”和“疑点”,由此引发的惊叹或许将归于平静,因为两会本来就该如此。

新闻推荐

河南栾川发现3万至4万年前古人类用火遗迹

【新华社郑州3月3日电】(记者桂娟李文哲)“201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近日揭晓,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入选。该遗址发现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