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高”逐“新”阔步行
本报记者 王小宁
一年之计在于春。
“2019年,是决胜以升促建国家高新区之年。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必须紧扣‘创新、落实’主旋律,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各项政策部署落地落实。”岁末年初,在日照高新区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该区工委书记孙立的讲话言犹在耳。历经多年砥砺奋进,日照高新区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做强两大引擎、培育三大产业集群、打造四张名片”“1234”的工作思路,在2019年春天,迎来又一个蓄势待发的季节。
站在国家发展平台,以全新视野审视自己,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形成:“1234”,即围绕“争先进位、跨越发展”“一个目标”,做强“项目、创新”“两大引擎”,加速培育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大健康“三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双招双引样板区、产城融合新城区“四张名片”,实现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量双提升双跨越。
高站位,使日照高新区越上新起点。于是,一幅幅建设的壮美画卷将在日照高新区这片沃土徐徐展开。
打造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2019年,日照高新区紧紧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提升,推动新兴产业破题起势,构建产业生态高地。
厚植产业优势。进一步聚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标杆型产业集群,通过3—5年努力,全面构建临海新经济引领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深化“转型升级”。抓紧抓实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组织实施中兴新能源汽车、奥一特智能微型电动汽车、硅麦芯片和光电继电器芯片等55个总投资355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围绕中讯四方、坤仑水下柔性航行器等重点项目,推动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发展。
强化“培优育新”。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梯度培育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省瞪羚企业行动计划,选择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有针对性的帮扶,着力催生一批“瞪羚型”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产业发展领头雁。
构筑招商洼地
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日照高新区便将春节招商“成果”进行梳理汇总,并对接落实。宝贵的春节假期,对于日照高新区的人来说,既是春节也是“招商节”。在招商的路上,高新人从未懈怠。
明确“双招双引”工程主攻方向,日照高新区坚持招引项目与招引平台并重,变单项招引为产业、人才、链条等综合招引,打出强力“组合拳”。
——“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北京、深圳两个招商服务中心作用,瞄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转移,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实施精准招商。
——“招商选资”。围绕“高”“新”,提升项目准入“门槛”,着力打造以金山云为代表的云计算核心节点数据中心、以海鑫科金为代表的多生物特性识别技术产品研发生产中心、以志凌伟业为代表的大尺寸智能触控显示屏生态产业园。
——“招大引强”。依托中兴新能源汽车、中讯四方等项目,以及山大智能制造等平台,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强,精准招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厚植产业优势,打响“产业牌”。
——“招才引智”。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国家级实验室等,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园区人才公寓、人才社区管理等制度,建立人才专员服务制度,全力打造“人才之家”。
锻造“高新”队伍
2018年10月,东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先期把一部分产能转移到日照高新区,从筹备厂房到正式投产,高新区用一个月的时间腾空并装修1500平方米厂房,这种“一站式”服务速度被客商赞为远超深圳速度。其背后,是高新人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客商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
“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成为新一年日照高新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而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划出了新的实践标准———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沉下心研究项目落地相关知识,培养专业思维、专业方法,抓好项目落地,尽快成为抓项目的行家里手;只要项目落地建设需要,能办的马上办、难办的积极协调办,涉及多个部门的合力办;项目落地成效作为检验和评价干部的“试金石”和“赛马场”。
扬帆正当时,砥砺再奋进。凭着“速度与激情”,续写“奋斗与梦想”,当新兴产业破题起势,当“双招双引”持续发力,追“高”逐“新”的日照高新区步入了一个行稳致远的春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和平)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强化作风建设,结合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坚定自觉地把中央和省上各项决策部署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