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埋下的线头 被批评家和读者挑出来了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李洱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在海外有不俗影响。2008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送给温家宝的礼物,就是《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德语本。
“应物兄”不对应北大清华
封面新闻:“应物兄”这个人物,有你自己多少影子?书中描写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言谈和举止,非常地道、真切。您是如何做到的?
李洱:作家把一个人写活了,人们常常就会把这个人与作家本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作家的写作给读者带来的幻觉。应物兄肯定不是我。我写的也不是某种具体的人、具体的高校。现在,北大的朋友说我写的是北大,华东师大的朋友说我写的是华东师大,我原来任职的高校说我写的是它。朋友们言之凿凿,把我也说得一愣愣的。我要非常郑重地提醒各位朋友,我写的不是北大,不是清华,不是华东师大,真的不是,切勿对号入座。有朋友说,我写的是老家济源,但济源并没有这么一所综合性大学。
封面新闻:写《应物兄》,时间前后延续了十来年,中间经历很多事,也没有放手。您透露还会对《应物兄》进行修改。吸引您对知识分子精神状况持续感兴趣的原因何在?
李洱:知识分子是我最熟悉的一群人。我每天都在与这个人群打交道,相当于每天都在深入生活。我熟悉他们就像熟悉自己的脸,熟悉自己的心跳。他们的爱之深责之切,他们的历史感,他们与现实的摩擦系数,都与我们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有关。所以,我很自然地要去写他们,带着挥之不去的感情去写他们。
封面新闻:《应物兄》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带着调侃,又有点一本正经。通读整部小说,好像是有一个上帝视角。这种感受准确么?
李洱:这部作品的视角比较复杂,包括有限制的第三人称,也有内在的第二人称,还有内在的第一人称。这可能是叙事视角最复杂的一部小说,好在它没有影响读者的阅读。你所感受到的上帝视角,来自历史的纵深处。
长篇小说是经验的晶体
封面新闻:您的作品被认为是一种精英知识分子的写作。有人这么描述你“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你觉得呢?
李洱:这部小说中,学院知识分子人数的比例,只占三成。不信你可以挨个数一下。更多的人,是学院外的人。其中有很多人,就是我们的邻居,就是我们每天需要打交道的人,事实上这也是很多非学院知识分子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吧。
封面新闻:一般情况来说,长篇小说主要是靠故事情节推动。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还能保持文笔灵动的小说家,是非常少见的。但是看《应物兄》,随便翻开一页,都能顺畅读进去。你的叙述非常细微、新鲜而且具有美感。这是现当代长篇小说非常难得的一个品质。您如何看待长篇小说的独特功能和魅力?
李洱:长篇小说,主要不是指篇幅长。长篇小说可以看成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关于世界的总体性想象,它是经验的晶体,有多个切面,你可以从不同的切面观察它,观察它所构筑的世界图景。有一种说法认为,世界早已分崩离析,人们愈来愈生活在一个“碎片化”时代。这可能说出了部分现实。但长篇小说仍然试图与它进行对抗,使人们的意识有可能从碎片构成的迷雾中走出来,在盲目性中发现自我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并提醒你不断积极地调整这种关系。在我看来,这可能是长篇小说存在的重要理由。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那么多作家愿意为此孤注一掷,那么多读者愿意为此全力以赴。你想了解这个世界,你想借由文字进入这个世界,当你捧起一部长篇小说,事实上你就开始与这个世界进行真实的对话。
封面新闻:在变化如此快速、复杂而丰富的时代里,人内心的迷茫,其实是渴望一个作品,给它一个形式来表达、呈现出来。《应物兄》得到读书界如此热烈的回应,跟它精准描摹和表达的是我们当下时代,有很大关系。
李洱:对于古今中外的所有作家而言,现实都是难写的。对于中国作家而言,现实肯定是最难写的,因为变化太大了。我有时候觉得,要真正理解中国的变化,人类的智力似乎有点跟不上。写现实,对中国作家构成的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肯定比曹雪芹当年遇到的挑战大得多,它对作家的知性能力和叙事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碎片化信息很容易让人精力分散
封面新闻:《应物兄》出来以后,好评很多。深度解析也很多。一部作品出版后,就不再仅仅属于作者。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透视去理解这部小说。身为作者,看到不同方向的解读,总体来说,您是怎样的感受?是不是有的解读,连自己在写作时也未能预料到?
李洱:看到批评家指出这部小说写作的难度,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同情,对用汉语写作长篇小说的人的同情。至少到目前为止,很多解读,包括误读,大都没有超出我事先的预期。看到自己埋下的线头,被批评家和读者挑出来,我其实是欣慰的。这说明,真正的对话开始了。
封面新闻:现在生活因为各种碎片化价值不大的信息很多,导致人很容易精力分散,人很难专注到一件事上。有耐心阅读长篇小说的人,是远远比不上那些在手机上看短视频的人多。对于文字本身、纯文学在当下时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洱:我认为,人们从手机上接受到的信息,绝大多数是无聊的、负面的、重复的信息,貌似与你的生活有关系,其实没什么关系。或者说,它与你不是真实的关系。你看到别人起高楼、看到别人宴宾客,看到楼塌了,它也只是在一秒钟之内刺激了你的神经而已。一秒钟之后你的脑子又成了一片空白,连个影子都没有留下。事实上,这已经成了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景象。请相信,此种情况对人类的情感、对人类的思维、甚至人类的智力发展,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我想,阅读长篇小说,当然我说的是真正有价值的长篇小说,有可能缓解这种糟糕的趋势。真正的长篇小说,对世界、对现实,提出了疑问,一个长长的疑问。这不仅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疑问。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海南日报记者从省纪委监委获悉,日前,省纪委监委对省药品检验所原所长吴成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