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给行人“低头族”开罚单,值得点赞和借鉴

济宁晚报 2019-01-17 10:56 大字

即便制度在执行方面有些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并不能改变它的时代意义。年轻人狂热手机,甘当低头族,好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危险也如影随形。对此,劝说可能并没有效果,罚款作为一种处罚性措施,起码可以更有效地引起行人的重视,减少“低头族”的数量。

1月14日,全国首张行人“低头族”罚单在温州开出。据了解,今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十一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处罚做了规定,其中就包括行人通过路口或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嬉戏等,影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通行等行为可由公安部门进行管理处罚。

网上曾热传过一段关于行人“低头族”的视频,有些行人过马路时因为低头看手机而忽视了身边来往的车辆,结果被撞;有人因为走路玩手机掉下高高的台阶和河道;也有人因为没有看路误入车库而被车撞倒,总之,这些意外让观者感到非常揪心。低头看手机,无论是开车、骑车还是走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当全国首张行人“低头族”罚单出现的时候,其实也说明这样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是时候下力气整治一下了。

当然,如果要指望罚款10元就能彻底改变人们走路玩手机的坏习惯,我们也许会失望。首先,很多人可能并不在乎区区10块钱的罚款,也就是说,人们能预料到的最坏的处罚结果不过如此,便很难真正警惕起来。另外,交警警力本来有限,忙碌的警察叔叔要同时注意到不同的违规行为,如今他们的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所以很难做到逢“低头族”必罚,也一定会有很多漏网之鱼。

但即便制度在执行方面有些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并不能改变它的时代意义。手不离机,眼不离屏,即使走路过街开车会客也是如此。年轻人狂热手机,甘当低头族,好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危险也如影随形。对此,劝说可能并没有效果,罚款作为一种处罚性措施,起码可以更有效地引起行人的重视,减少“低头族”的数量。

也有人说,“只要是绿灯,怎么过马路是个人自由,对行人罚款,属于权力滥用”。但现实中,怎么过马路并不是一个人的私事。过马路玩手机,看不到来回车辆不仅是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也是对过往车辆的安全不负责,现实中,就存在有些司机为躲避走路不看车辆的行人、电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同时,看手机导致走路慢吞吞,不会躲避其他行人和车辆,也会妨碍交通,给别人造成麻烦。

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早已把行人过马路看手机列入处罚名单。例如在美国,过马路玩手机的行人一旦被警察抓住,会被处以15至99美元不等的罚款,且罚款数额会随着违规次数的增加而增多。我国并没有相关法律对行人过马路玩手机做出处罚规定,温州这一先例,给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对于越来越多的马路低头族,有尝试总好过不管不问,有努力总好过无动于衷。

几天前,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曾轰动全国的“杭州7·30”交通肇事案件,肇事者陈某一个又一个不经意的错误操作,夺走了5个人的生命。法庭上,公诉人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尝试了太多这样的错误而平安无事,但真的有那么一次重大事故发生后,再来想那个如果,这已经太迟了。”这对于行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确应当珍惜别人的生命,但不也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吗?

新闻推荐

浙江省检察机关 依法推进“少捕慎诉”

对因民间纠纷、邻里矛盾等引起的轻伤害案件,尽力让当事人双方先行和解,达成和解的一般作不诉处理;对没有前科劣迹只是初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