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简陋校名欠缺文化内涵
刘效仁
校名如人名,风格当以简洁为主,叫起来响亮顺口,也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比如,一个家族有很多孩子,起名时就从王老大、王老二、王老三一直排到王老N,如此没内涵的起名,肯定会招致公众嘲笑。在不少城市,中小学校常见的数字化命名法也如这般,同样显得文化含量不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八年抗战期间又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两个校名里皆包含了他改造社会的理想和期望。
“晓庄”意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如日出破晓;“育才”,主要是在抗战时期精心培育难童中的人才幼苗,为国蓄备发展建设之才。不难想象,如果陶行知先生最初把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育才学校都命名为“43学校”“205小学”,人们还能从校名上读到多少文化意蕴与教育者的期望?那些入校的青少年们,又会树起怎样的人生理想?
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人对人之名字相当讲究,在取名时十分慎重。人名如此,校名亦然。学校校名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标签。对莘莘学子来说,它是成长记忆里不可或缺的怀念与激励;对学校所在的城市或街道而言,亦要紧密契合当地文化传统,在务求简洁、突出学制特色的基础上,尽量使学校校名也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理坐标。
学校命名并非小事。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完善措施,一方面要规范中小学校命名,杜绝超长名字或奇名怪名的出现,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化命名现象,让校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民族精神,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
新闻推荐
2020年体育消费规模将达1.5万亿元 专家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仍有差距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袁浩)今天,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