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精简机构须从“法治”入手

烟台晚报 2019-01-14 09:25 大字

张西流

近日,一份徐州市领导职务调整通知文件引发关注,文件系关于徐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剑锋的议事协调机构职务调整通知,文件显示其身兼46职。12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回应说明称,相关机构都是临时性的,不增加编制和经费,不涉及干部职级,在达到期限或预定条件时将予以撤销。(1月13日《新京报》)

西瓜要推销,就要设立一个“西瓜办”;馒头要加工,就需设立一个“馒头办”。如此类推,有多少工作需要协调解决,地方政府就该设立多少“××办”。这样一来,政府议事机构多如牛毛,群众去办事,首先看到的是挂满墙头、令人眼花缭乱的机构牌子,如同走进了“迷宫”。正因为如此,江苏徐州一位常务副市长,身兼46个职务,才会引起广泛质疑。因为,这恰好反映出了当地设置的议事协调机构太多;尽管当地官方回应称,相关机构都是临时性的。

长期以来,各地“领导小组”名目繁多,“议事机构”令人眼花缭乱,相关领导兼职太多,只议事不办事,已成为公共管理和服务中的一大顽症。因为某一项工作事关全局,十分重大,确有必要成立一个议事机构。但过多过滥,不仅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且导致效能低下,机构改革失效。据徐州市领导职务调整通知文件显示,这位常务副市长,共担任46个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其中组长17个、副组长24个、总指挥1个、主任1个、副主任3个。可见,其成为当地“最忙”的领导干部。

“协调机构”过多、过滥,令人瞠目的数据背后,是对“机构法定”原则淡漠。打着“协同作战”的牌子,挂着“一把手”的旗子,喊着“提高效率”的号子,“领导小组”层出不穷的现象背后,容易异化为公共权力的又一次“推诿”。基于此,早在2014年10月,全国一次性减少13万个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然而,近年来一些新的领导小组和议事机构又“雨后春笋”般重来。徐州一名常务副市长身兼46个职务,便是典型例证。以至于,许多领导仍然深陷庞杂的“副业”和“文山会海”中不能自拔。

可见,对议事机构“割肉式”治理,很难完全挤出水分,还需要从“法治”入手。首先,必须坚持“机构法定”原则,亟须出台相关规定,避免议事机构设置“随意化”。现代政府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涉及比较复杂或重大、跨区域的问题可设立相关“协调机构”,其他要谨慎为之,防止出现冗员。事实上,地方政府若都守土有责、尽心尽责,就无需成立徒有虚名的“领导小组”。因此,要坚决精简议事机构,真正做到“权随事设、责随事定、人随事走”。特别是,只有让每个办事机构都成为“马上办”,才能真正提高行政效能,转变工作作风;才能够把事情办快、办实、办好,才能够让群众满意。

新闻推荐

16 个扣费类恶意程序变种被曝光 全部为视频影音播放类

据新华社天津1月13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13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通过自主监测和样本交换形式,国家互联网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