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魔都”新生:同济大学与静安寺广场和南京路步行街的修建

华霞虹 2019-01-09 16:03 大字

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城市建设主要分成三个阶段。1990—1992年,确立浦东开发开放后,城市建设进入新的起步阶段,重点开展道路和交通建设。以此为契机,同济大学成立了由设计院统一管理资质的桥梁、道路、勘察、地下工程、环境5个专业设计室,并参与设计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地铁一号线新闸路站、内环线高架等基础设施工程。1992—1997年间,在“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还历史欠账”式的城市建设以住宅建设为核心。1997年底,上海进入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并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新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同济建筑系和同济设计院先后负责和参与了多个重要城市区域和商业步行街的城市设计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和实践。比如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南京路步行街设计、多伦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等。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

静安寺地区规划设计面积为36公顷,南起延安西路,北至北京西路,东起常德路东侧,西至乌鲁木齐路,以核心区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静安寺闻名,区域内包含上海市少年宫(原嘉道理爵士住宅)、百乐门舞厅等优秀历史建筑,还有大树参天的静安公园,地块中间是南京路。当时规划的地铁2号线、6号线分别由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穿过静安寺地区的中心,延安路高架在华山路设置上下口,周边包括上海商城、锦沧文华、希尔顿、贵都等多个星级宾馆,加之上海展览中心的商业支撑,这些都是这一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源于1988年编制的《静安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1993年底完成的《南京西路(成都路—镇宁路)沿线改造计划》和《静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但是这些规划“较少考虑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要求”,对已经批租并确认初步规划项目的地块间的建设协调和整体意向性引导、对未开发地块的控制性引导、对土地的高效利用、交通与城市系统协调等问题都未给出满意的答卷。

静安区规划局的管理者迫切需要一个“可直接用来指导开发并实际可行的城市设计”。1995年4月,在市规划局耿毓修总规划师的推荐下,静安区政府找到曾参加过陆家嘴城市设计竞赛的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卢济威,迅速达成合作协议。卢济威带领两名研究生林缨和张力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上海市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

静安寺地区的城市设计属于城市更新项目,必须充分考虑现状。对卢济威团队而言,如何整合城市的多种尺度与功能,包括地铁交通、商业、文化、绿化和市民活动等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为此,设计团队提出三个关键词:生态、文化和商业作为该地区的标志性特征。

首先,静安寺地区最具特色的城市资源是静安寺和静安公园。为了同时满足香火旺盛的静安寺和城市商业发展的需求,规划建议抬高一层重建静安寺,下层为商业,二层高台上建寺,地下设置宗教文化博物馆等设施。同时恢复古寺原有八景中的三景:芦子渡、涌泉和讲经台寺塔,寺塔拟建于西北侧,成为华山路方向的对景。静安公园改为开放型城市绿地,拆除西北角沿街建筑,堆土成丘,既与寺庙成为对景,又改善高架路的景观,下面可建大型社会停车库,上植大树。公园内轴线方向保留两行参天百年悬铃木并向延安路延伸,静安寺东西两侧亦种植大型树木,以形成“深山藏古寺”意境。总体而言,城市更新充分利用静安寺与静安公园的地区特色,以园林、古寺为核心,将园、寺作为统一的城市公共空间整体来考虑。除了“园包寺”手法外,还在园和寺之间建立轴线,通过下沉空间穿过南京路连成一体。

其次,1995年静安区辟通武宁南路后,华山路与南京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明显增大。考虑到南京路视觉连续性及静安寺核心地下空间整体性,设计决定采用华山路下穿的立交方式,此举力求建立地下、地面、地上二层三个层次的步行系统,同时由于华山路下穿,还增加了寺庙西侧的绿地面积。虽然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华山路下沉这一方案并未实现,但这样的立体化交通设计在评审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再次,静安寺地区有两条地铁在静安公园、南京路交叉通过,其中地铁2号线从1996年开始建设施工。“地铁站是人流集散的枢纽,也是静安寺繁荣的良机”。因此组织好地铁站与公共汽车站、社会停车库的良好换乘体系是该地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最后,南京路以外滩和静安寺互为起止端。静安寺要与外滩相媲美,需要在空间形象上形成强烈的标志性。静安寺地区的空间特征就是,园林和古寺作为核心,100米高层圈围合,在华山路南京路交叉口设置180米的高层地标。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实施经历了数十年多方博弈的曲折过程。除了久光百货与静安寺所在的地块在建设过程中因一角地块被机场大楼占据缩小了步行街和中庭空间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静安寺门前“5米之争”的故事。考虑到静安寺门前需要小型广场缓冲节日人流,卢济威和同事路秉杰两位教授提出将钟鼓楼搬到山门前并底层架空,既保证静安寺形制的完整,架空部分也能形成静安寺与南京西路之间过渡空间。但是静安寺方丈坚持山门紧贴建筑用地红线,只能退后5米,双方僵持不下。经过四年的拉锯战,纷争于2003年尘埃落定,静安寺门前只保留正常的人行道宽度。

静安寺广场建筑设计

在静安寺城市设计实施遭遇变故的情况下,作为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大庆的重点工程之一——静安寺广场设计成为一个新的项目,由规划局重新组织招投标。值得庆幸的是,主持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卢济威带领设计团队教师刘滨谊、俞泳等提出的不对称布局、多功能整合的方案得到采纳。不过,静安寺地铁办最初对方案也心存疑虑。因为广场占地8214.6平方米,其中包含8215平方米的商业区,广场实际面积仅2800平方米。但卢济威的方案没有把地块直接划给地铁办来按面积分配商业和广场,而是打破了不同类型用地的边界,在红线范围内,把商业下压,与下沉广场相连,上面做公园,把公园的要素渗透到下沉广场,形成了土地的复合利用。地铁公司不理解的是“我花钱买下来的地,怎么能给公园服务呢?”虽然这样的设计跟当时按照功能划分用地的常规做法很不一样,但因为最终公园面积扩大了2000多平方米,商业和广场面积并未压缩,建筑造型统一,各种要素互相渗透,反而对彼此都有益处。当然也由于整个项目由静安区政府统筹,设计师最终说服了静安寺地铁办。静安寺广场“生态、高效、立体的公共空间”后续使用一直颇受市民好评,也成为上海市旅游观光景点之一。

1999年,新落成的静安寺广场鸟瞰,来源:卢济威提供

方案通过后,卢济威的夫人——同济设计院副总建筑师顾如珍负责了具体的建筑工程,与卢济威主持的城市设计研究工作室的孙光临、张斌两位年轻教师,以及设计院的其他建筑师和工程师一同完成了广场的方案深化和施工图设计。

如何使广场成为多功能高效化的空间?当时中国正处于大建设调整期,在追求气派的风气下,中轴线、对称成为潮流。静安寺下沉广场没有盲从,而是根据商业、交通、文化、观光等多种功能结合和市民共享的需要,将广场整体布置成不对称形,沿着南京路和地铁出入口的位置采用平直方正的形态,以组织高效的楼梯和自动扶梯,便于地铁站人流疏散,还设置了导向灯引导夜间人流。而与广场南侧的地下商场和公园景观相连接的西南两侧,则布置了半圆形的露天看台和舞台,可供市民自娱自乐,节庆时则可转化为表演台。建成后的使用反馈十分正面,媒体认为这是上海最好的文化广场之一。

图3 1999年,静安寺广场商业用房围合半圆形看台与圆形舞台,来源:卢济威提

为了减少埋深,商业用房设计成两层,下层底板与下沉广场标高拉平,9米高的商场顶板高出地面2米,在上面再覆土2~3米,足够种植株径30厘米的大型乔木,并在公园里形成具有5米高差的山林地貌。为了使下沉广场与公园形成连续的景观而不是突兀的凹坑,在广场东侧结合台阶设计了跌落式花坛,种植杜鹃花。实现了“绿色生态化”“多功能高效化”和“地上地下一体化”的规划目标。

在景观细部的设计方面,顾如珍亲自负责推敲包括高差、细部材料在内的各种细节,并与其他工种的设计师紧密合作,以实现建筑、结构、设备和景观的一体化设计。首先是下沉部分的排水问题。最初,顾如珍按照五十年一遇的洪水考虑排水量,但最终按照百年一遇洪水来设计。最后的设计中,在吴桢东和范舍金两位给排水工程师的共同参与下,广场下设水池,周围布置排水沟,设专门的水泵负责抽水排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地铁站的运营从未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同时地铁站的风井、热泵等工程设施也是设计的一部分。地铁站的排风口与景观统一设计,均采用与露天舞台一样的半圆形母题,形成两个不同标高的喷水池。进风口设置在喷水池南侧外墙下方,空调热泵放置在无障碍电梯下方。地铁站厅采用热压自然通风原理,在两侧墙上设进风口,通风亭顶部设排风口。所有的设备设施均隐藏在建筑和景观的结构体里,不暴露在外,甚至11万伏的变电站也被压在下面。

静安寺广场建筑、结构、设备与景观的一体化设计,来源:卢济威提供

最后是绿化和座椅问题。为了广场绿化的整体性,广场内部也需植被。为了保证足够的覆土层,也不降低商业用房的层高,地铁方的院士刘建航参与了设计,最终采用不常用的特别宽扁的大梁结构实现了节约层高的目的。而在广场布置座椅的问题上,设计团队坚持结合建筑造型,利用高差提供休憩场所,不安排专门的座椅,使广场造型和功能更加完整契合。静安寺下沉广场于1998年3月31日奠基启动,建设一年半后,于1999年9月15日竣工。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和静安寺广场由上海本地设计师负责,采用了诸多先进的城市设计手段和管理思想,如全面整合城市各项要素、容积率转移、公私联合的开发建议、争取园寺结合、地下空间大面积开发并与地上连通的模式等。作为中国最早的城市设计实际范例之一,静安寺城市设计与其下沉广场的后续方案,对中国的城市设计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这个项目中,同济设计院与同济建筑系紧密结合,利用优势将城市设计同时作为研究课题,与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多学科整合,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

从裁判员到运动员参与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这一阶段,同济建筑系和同济设计院设计实施的另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设计项目是被称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步行街。在1986年上海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1992年浦东新区总体规划设计,1994年,上海市总体规划确立了30平方公里的中心商业区和“四街一城”的总体发展模式。静安、黄浦、卢湾、南市组成上海市中心商业区,南京路是“四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静安寺广场是从前期城市设计开始,而南京路步行街是一次是“从裁判员变为运动员”的特殊经历。

1995年7月15日,南京路开始试行周末为步行街,为全时段步行街的设想先行试水,这一举措受到市民一致称赞。其背景是9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城市的商业步行街区规划建设热潮,比如1997年哈尔滨建成了中央大街步行街,1999年北京建成了王府井商业街步行街,上海当然也不例外。这一时期的步行街区包括:1995年改造后的豫园商城地区是该地区的商业核心,1996年卢湾区雁荡路建成了上海第一条步行街,1997年开始规划、1999年完成第一期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还有2000年建成的吴江路步行街等。

1865年由上海工部局命名的南京东路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也是上海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但在改革开放以后,每天超过一百万客流量的南京东路“购物环境日趋拥挤恶化,人车混流使环境品质问题更为突出。改造前,南京东路机动车的时速不超过5公里” 。为此,1992—1994年,南京东路经过一轮初级改造。1995年改为周末步行街的举措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把南京东路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步行商业街”,黄浦区政府首先解决了交通问题。1997年政府斥资完成了九江路—河南路—西藏路的拓宽工程;1998年拓宽辟通了天津路—四川路—浙江路,地铁2号线也破土动工,南京东路设西藏路、河南路两个地铁出入口,步行街正位于地铁河南路站和西藏路(人民公园)站的区间段上。这些都为南京路步行街的实施创造了先决条件。

1998年8月20日,上海市政府决定建设南京路步行街,由黄浦区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南京路步行街一期工程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长1 052米。为了体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风范,南京路步行街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国际咨询。三家境外公司参加:法国夏邦杰建筑师联合事务所与拉德芳斯发展公司合作提供了一个方案,另一个方案由日本RIA株式会社提出。10月10日召开“南京路步行街的建设专家咨询会” ,当时为同济大学副校长的郑时龄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其他专家还包括耿毓修、李德华、卢济威、洪碧荣、蔡镇钰、陈友华等上海本土资深的教授、建筑师和规划师。与会专家认为法国设计师以“金色地带(Golden Line)”为线性骨架构成步行街主题的方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品质,是较为可行的方案”。而日本方案在“广场设计、地铁出风口的景观处理和造景上匠心独具,值得借鉴” 。同时,“专家们建议下一阶段工作需要中外建筑师协同合作,以法国方案的“金带”构思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

距离1999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礼剩下不到一年时间了,南京路步行街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于是黄浦区政府委托评审专家组长郑时龄带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黄埔区城市规划管理局的设计师负责深化和施工图设计,黄浦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施工建设。

图6 1996年,南京路步行街全景,来源:郑时龄提供

步行街的“金带”和“金坪”

郑时龄负责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路步行街项目设计团队,包括同济大学规划系教师王伟强和建筑系教师陈易,以及当时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设计院的多位年轻设计师,包括齐慧峰、 刘志尧、 陆晓锟、 庄慎等都参与了工作,艺术设计专业教授殷正声则负责了部分街道家具设计。

同济设计院的设计团队为南京路步行街的城市设计确定了五个设计原则:象征性、简洁性、标志性、商业性和以人为本。南京路定位是商业步行街,“增进商业活动的效率与效益”是其“最重要的立足点之一”,要“为商业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力求以简洁明快的设计组织人流与丰富的商业空间,整治广告,以少胜多”,“既要延续商业街的历史文脉,又要以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城市文化和商业环境”,“突出体现南京东路的形象特质,增强场所感与领域感,并在重要节点突出可识别性”,使南京路步行街成为“步行者的“天堂”,不论是旅游还是休闲购物,都以人的尺度、需求和活动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避免受到交通干扰”。具体实施主要从点、线、面三个层面进行操作:“金带”是贯穿始终的步行“线”,并根据功能需求布置节点,设置广场。

南京步行街总平面图及标准段平面,来源:同济设计集团

与一般采用不同材质的铺装突出步行街形象不同,法国设计师的“金带”方案之所以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不仅是因为概念鲜明,更是因为“金带”具有分隔动静空间和集中布置服务、照明和休息设施的功能。

南京东路横断面采用一块板设计,取消上、下街沿。宽度按照两边建筑距离确定,最宽30米,最窄18米。道路中心线偏北1.3米处设置的4.2米宽的“金带”,自然将步行街分成动静两区。凡在“金带”以外的范围均属于流动性区域,尽可能中性化处理,排除一切可能形成的障碍,保证开敞流动的空间,便于两个方向人流自由穿梭。“金带”上是静态休息区域,为行人提供服务设施,设置环境小品,包括问讯处、电话亭、售报、售货亭、花坛、废物箱、路灯、座椅及广告牌等,观光者可以驻足休憩。“金带”南侧也是供观光和礼宾用的车道。

南京步行街总平面图及标准段平面,来源:同济设计集团

南京东路的地面采用三种硬质铺装。“金带”铺设4厘米厚的磨光印度红花岗岩石板,色彩强烈,可见性强,表面光亮,夜晚可折射两边灯光。步行流动区铺设暖灰色火烧面花岗岩,仅用3厘米宽缝的方式留出雨水排水沟。南京东路与南北向需通行机动车的道路交叉口则铺设花岗岩,形成“石块路面”,标高与步行街取平,设置花岗石球形路障与地灯,提示过往车辆减速避让行人。绿化设计同样与“金带”紧密结合,种植规整几何形的常绿灌木与四季花卉,休息座椅又与花坛结合,进一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步行街上的铸铁窨井盖创造性地表现了城市历史变迁的图景,既精美又融入了文化内涵,后来常有设计效仿。

南京路步行街窨井盖详图,来源:同济设计集团

根据标志性原则,步行街设置了一些节点空间,包括河南中路、福建中路等重要路口和宝大祥及万象商都门口共种植7棵大型香樟树,分散在“金带”之外,提示步行空间,与各地段建筑物一起构成鲜明的场所标志形象。为了满足活动和人流聚散的需要,南京路上设计了三个作为“面”的节点空间,包括步行街的东西两端,河南中路和西藏南路入口广场,以及步行街中部的“世纪广场”。河南路广场作为步行街的起点,力求以简练的雕塑、铺装等形成“金带”形象鲜明的“收头”,并且结合地铁通风井、残疾人电梯、城站出入口设计了一个占地约600平方米的花坛,使其与广场形象成为一个整体。浙江中路140号地块位于步行街中部,是步行街上唯一一处大型城市生活广场,既用于游客休憩观景,也是南京东路的绿肺。广场中央设有“金坪”,地面采用与“金带”同样的材质,以形成呼应。“金坪”上还设有金色舞台,可供表演,极大地活跃了广场的气氛。此外,“世纪广场”还设有大面积草坪、大型的乔木,包括分散栽植的数十棵白玉兰、广玉兰、大桂花和香樟,还有旱喷泉、宝鼎、青铜雕塑等,空间丰富,活动多样。

南京路步行街工程工期很紧张,同济建筑系和同济设计院从接手项目到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当时还有地铁1号线、2号线在建设,整个南京路都在改造过程中。“这就要求设计师经常跑工地进行实地考察,设计图纸也必须更加细致,很多研究生也参与了设计,得到了锻炼”。在各专业的协同配合下,1999年9月20日,也是1999年国庆前夕,南京路步行街一期工程顺利竣工。

本文摘录自《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60年》,华霞虹 郑时龄 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新闻推荐

洋河高业绩之下存隐忧

春节档向来是白酒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但白酒行业的老三——洋河股份,却在“大战”前夕,走出一步险棋。新年伊始,一则“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