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上海地铁13号线二期三期通过评审 开发了盲人音频导航系统

澎湃新闻 2018-12-20 13:59 大字

上海地铁13号线二期、三期通过试运营专家评审。

12月1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获悉,继5号线南延伸工程后,13号线二期、三期工程也于日前顺利通过了试运营专家评审。目前建设与运营单位正协同对全线设施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并开展各项演练,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通车试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团队突破性地开发了一套基于在站内设置蓝牙实现地下定位,通过盲人手机进行音频导航的地铁车站智能语音导航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地铁便民服务水平,目前已在13号线12座新车站率先试点应用,受到参与测评的盲人群体的一致好评,未来将有望正式投入实际应用。

上海地铁13号线线路走向图。上海地铁供图

12座地下车站

八年间,13号线经历了四次通车。

2008年的12月,从首幅地墙成槽开始历经10年时间,13号线的建设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本着先建成,先开通服务市民的原则,13号线从服务世博会开始先后经历了4次通车。

第一次是2010年世博专线的三站两区间;第二次是2012年底开通的一期西段(金运路站-金沙江路站);第三次是2014年底开通的一期(金沙江路-长寿路站);第四次是2015年底通车的一期(长寿路站-南京西路站)以及二期(南京西路-世博大道站)。

本次即将通车试运营的是二期(世博大道站-华夏中路站)和三期(华夏中路站-张江路站),全长16公里,设长清路站(出站换乘7号线)、成山路站(换乘8号线)、东明路站(换乘6号线)、华鹏路站、下南路站、北蔡站、陈春路站、莲溪路站、华夏中路站(换乘16号线)、中科路站、学林路站、张江路站共12座地下车站。至此,13号线全线累计运营线路长度将达到38公里,运营车站31座。

目前,因周边环境制约,13号线长清路站与7号线的换乘通道工程存在较大实施难度,建设单位仍在努力深化细化方案,待条件成熟后予以实施。13号线二、三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初期,长清路站换乘7号线将采用虚拟换乘方式,实施出站换乘。

智能问询机器人。上海地铁供图

更多人性化设计

13号线二、三期从乘客舒适度出发,全面提升了地铁服务能级。

一是智能问讯机器人上岗履职。结合张江高科技园区背景,13号线打造中科路站为上海轨道交通智慧车站新地标。车站内设置了智能问询服务机器人,整合先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通过人与机器的语音交互,方便解决乘客对票价、列车时刻表、换乘路线、购票帮助、配套服务设施、出入口信息和周边地标等信息的查询,全面提升乘客体验。

另外,中科路站还设置了集车站导向信息、PIS信息、交互服务信息、手机充电以及乘客休息为一体的智能云座椅,全面提升上海地铁智能化服务水平。

中科路站投射屏。上海地铁供图

二是车站公厕更加人性化。在厕位内设置物台、手机架、挂钩、安全扶手等一系列人性化设施;无障碍卫生间采用电动移门,内部按照第三卫生间标准增设儿童坐便器、小便器、洗手盆,以及婴儿护理板、婴儿安全座椅,同时配备紧急呼叫按钮等服务设施,全面提升上海地铁公共厕所的服务标准。

三是全线配备新型购票导乘大屏。在站厅公共区自动售票机上方设置中、英双语运营及购票信息导乘大屏,大尺寸的屏幕可容纳更多信息内容,为乘客提供网络内票价、首末班车信息等多功能导乘服务。

四是音频导航提升残障人士的出行便利度。为解决盲人乘坐地铁的问题,建设团队专门走访了市残联、浦东新区民政局等部门,与盲人代表座谈并认真倾听实际需求,了解到盲人在出行过程,声音导向是他们的重要手段。

在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后,建设团队突破性地开发了一套基于在站内设置蓝牙实现地下定位,通过盲人手机进行音频导航的地铁车站智能语音导航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地铁便民服务水平,目前已在13号线12座新车站率先试点应用,受到参与测评的盲人群体的一致好评,未来将有望正式投入实际应用。

此外,建设团队还在客服中心设置了可直接服务轮椅乘客的人性化矮柜、兼顾低视力人群的扶梯盲文、反差色盲道等服务和导向设施,多方位、细致入微地提升残障人士自主出行的便利。

学林路站。上海地铁供图

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

13号线全线建设秉承“人文、科技、融合、创新”的理念,大量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克服了诸多建设难点,将高科技、人文情感融入地铁中。

一是全面采用预制拼装技术,通过类似于乐高积木的预制楼梯的标准化设计,全线700多块预制梯段板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拼装,相对于传统现浇工艺,工期可节省约40天,工程质量也明显提高;

二是采用轮胎式铺轨新工艺,将铺轨走行系统由传统轮轨式转变成轮胎式,通过运行方式转变,铺轨速度从每天完成(含基底施工)33米/天增加到50米/天(含基底施工),大大提到了施工效率;

三是创新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的轨道交通项目一体化管理门户及工程应用的管理理念,开发了地铁工程建设管理BIM一体化管控云平台PIP-TOS系统,实现了BIM技术的轻量化和系统集成平台。同时,把BIM模型和设备终端通过资产编码实现一一对应,再由运营和建设单位共同建立了二维码信息,粘贴于现场设备终端处。通过专用的维护APP终端扫码后,可以提供该设备的基本信息、BIM模型信息和运营维护信息等内容,有利于运营、维保等单位的后期管理和维修。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上海地铁文化底蕴,特邀请百岁书法家顾振乐、书界泰斗周慧珺、书法篆刻家高式熊、画界巨擘陈佩秋等12位著名书法家为新建设的12座车站亲笔撰写了站名,展示于车站的站台层墙面,让乘客在出行之间,浸润文字艺术之美,打造“可阅读”的地铁车站。

新闻推荐

“精细”养护 保畅通

12月19日,在长江西路,市政工人对受损路面进行灌缝养护。连日来,市政处开展市政道路灌缝养护作业,对主城区主要路段受损路面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