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前程远大 叶富未来不可限量

华西都市报 2018-12-12 04:03 大字

叶富和他的亲家邓世昌等人,都是福州船政学堂的首批学生,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培养的海军军官。

叶富牺牲时年仅32岁。《申报》在9月30日的报道中用了“干才可惜”为题进行了第二篇报道,文中最后一句写着:倘天假之年,其建树当未可量也。温州海关代理税务司贺璧理也在报告中提到叶富是“一位前程远大的年轻军官”。

这句话确实不假。

“闽童”与“粤童”

关于叶富的生平,虽然资料极为有限,但结合叶家家史等资料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叶富,原名贵富,字梦梅,祖籍在广东东莞水南,1849年1月19日(戊申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对于籍贯,家谱中记录了两处,大字写为“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第六都第四图未甲”,这与家谱中保存的一份地契地址一致。一旁小字写的地址为“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第五都黄荔涌村”,并注明“此条照新安县谕文内抄录”。黄荔涌村,疑为“黄泥涌村”之误,这是香港的一个百年村落,村中以吴姓和叶姓为主。这两个地址,都在今天的香港。叶富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小。其中的大哥叶贵粦出继给叔伯为子;二哥叶贵显早故。所以家中只剩叶富和三哥叶贵芳(字麟泰,书名万荣,别字领梅)。

同治六年(1867年),沈葆桢总理船政,设福州船政学堂,招生学习制造、驾驶,从当地招收了严复、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等人,这些人日后在沈葆桢的奏折中被称为“闽童”。

但由于当时招收的学生是从英语等基础学科学起,学业进度较慢。因此,船政学堂此后又从香港进行了一次招生,这就是张成、吕瀚、叶富、邓世昌、李和、林国祥、李田、黎家本、梁梓芳、卓关略等十人,这些人则被称为“粤童”。

沈葆桢严格训练

相较于闽童,粤童当时已经有很好的英语底子,同时又有西方理科学科的基础。同时,10名粤童在年纪上也较闽童平均大上三四岁。当时洋监督法国人日意格曾立下《保约》合同,要保证中国员匠在5年内能自行制造和驾驶。

因此,叶富等粤童并未向闽童一样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而是很早就上舰练习航海,因而被称为“外堂生”。1870年6月,船政局自制第三号轮船福星号。福星号原本属于战舰,沈葆桢为了让学生早日上船实习,奏请改为练船,福星号也成为中国近代所设的第一艘练船。

1870年10月,试航后移交日意格。日意格接收“福星”号以后,立即安排学生实习。由于“福星”练船只能容纳10名左右学生实习,故沈葆桢以该舰训练“学堂上等艺童”,有一定西学底子的10名粤童率先上舰。

档案记载,1870年7月3日—1871年1月6日,船政局曾支付福星练童“赡养饭食共银一千二百八十四两六钱六分六厘八毫”。

1871年5月,严复、刘步蟾、林泰曾等闽童结束理论学习,也开始陆续上船实习。

1871年8月,福州船政新购练习舰建威。10名粤童与严复、刘步蟾等闽童陆续登上建威舰实习。建威舰上采用“轮班驾驶”的分批训练方式,能够出成绩的粤童依然是重点关注对象。

此后在1873年春季进行了第一次远航实习,从厦门起航,历经中国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当年6月返回福建船政局,为期75天。

1873年9月15日,沈葆桢在《续陈轮船工程并练船经历南北洋各情形折》中奏报建威舰远航的实习情况:“其驾驶心细胆大者,则粤童张成、吕翰为之冠;其精于算法、量天尺之学者,则闽童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为之冠。”

在奏折中,沈葆桢提出“臣谨拔张成、吕翰管驾闽省原购之海东云、长胜两轮船,使独当一面,以观后效。”张、吕两名粤童也成为船政学堂最早培养出来的两名管带。

在1873年下半年实习即将结束时,日意格于同年11月18日报告:此次实习归来,林国祥、叶富等四人将具备管带、帮带资格。

封面新闻记者王国平

新闻推荐

学画的少年时光

偶尔整理旧物,居然翻出少年时的一些习作,不禁勾起了我诸多回忆。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起画画来,上小学之前肯定没...

 
相关新闻